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

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建设之外,也需留白。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的进步。

南京的明城墙绿道、环紫金山绿道,广州的黄埔绿道,成都的天府绿道……绿道给城市提供了一套慢行系统。在树林掩映之中,步行道、跑道、骑行道依次排开,如琴弦并列,在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城市“快旋律”外,写下一首舒缓的“副歌”。快还是慢?这是辩论了很久的生活话题,最佳的答案,恐怕还是兼而有之。即使在陆家嘴上班的金融人士,再争分夺秒,也总有一刻愿意将时钟拨慢,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此时,绿道是添绿的步道,也是吟啸徐行的载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

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便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此处,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让人心向往之的田园城市,总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支撑的。杭州从2003年起在市区河道整治同时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历经16年努力,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点”的城区绿道系统。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绿杨阴里白沙堤”。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

链接一:

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各种景观与高密度聚居区之同的开倘空间纽带。

(节选自《绿道史迹》)

链接二:

绿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种具体契合方式,而绿道正是其具体表现。作为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绿道沿着河流、溪谷、山脊和道路铺展,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一个个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和城镇村落,用绿色的网络在大地上编织出我们绿色生活的幸福图景。

 (节选自《广东绿道文化》)

链接三:

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了全国绿道广东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珠三角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国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绿道一号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 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双龙湖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 50 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二号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窠湾休闲度假区,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三号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 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经60多个节点。

绿道四号长约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向南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经 20 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五号长约120公里 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经20多个节点。

绿道六号长约200多公里 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经16个发展节点。

【小题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生产和生活,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B.在争分夺秒的陆家嘴,人们也愿意将时钟拨慢,偶尔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
C.让城市融入自然,这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
D.废弃铁路线就是一个线型开敞空间,是设计师们在修建城市绿道时的不二之选。
【小题2】下列关于“广东绿道网建设”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上文提到,黄埔绿道是沿着珠江两岸,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进行规划建设的。
B.文中的六条绿道之中,最长的绿道为南北走向,最北到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
C.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全国绿道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但还未实现全省覆盖。
D.广东已有的绿道建设,以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闲为主要特色,打的都是文化休闲牌。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道体现出一种生活理念,表现了一种生活形态,是人类与大自然交融的一种方式。
B.绿道的历史最远可以迫溯到唐宋,不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绿道都是在为人服务的。
C.绿道允许行人和骑车者进入,有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是绿色生活的表现。
D.绿道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占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间的开做空间纽带。
【小题4】请根据六条绿道的文字介绍,概括链接三介绍绿道的几个要素。
【小题5】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31 01:0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