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浮龙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所示.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
试管中的液体
条件
实验现象
1
碳酸氢钠溶液+新鲜菹叶片
灯光照射
有气泡,叶片上浮
2
蒸馏水+新鲜菹叶片
灯光照射
无气泡,叶片不上浮
3
碳酸氢钠溶液+新鲜菹叶片
黑暗
无气泡,叶片不上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该组实验说明__.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该组实验的实验组是__.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__.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17 02:5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