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母亲的另一个孩子

莫清荣

①母亲有许多孩子,它们的小名分别叫冬瓜、南瓜、西瓜,红豆、绿豆、黑豆,茄子、辣椒、葱姜蒜等,它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庄稼”,母亲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伺候着,给它们最肥沃的土壤,给它们最充足的阳光、雨露,给它们提供最丰富的营养。

②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把装在坛坛罐罐里的那些冬瓜、南瓜、西瓜、红豆、绿豆、黑豆、花生、玉米的种子翻出来。这些种子早在去年秋天时就经过精心挑选,颗粒饱满,珠圆玉润。母亲把这些种子放到竹筛里晾晒。她说,这些种子在冬天里都睡着了,必须用阳光来把它们唤醒,就像你们一样,冬天里喜欢睡懒觉,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起来。晾晒种子很讲究,太阳不能太大,晒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就会把它们晒伤。只要在上午的阳光下晾一两个小时,让它们刚刚苏醒过来就可以了。母亲看着这些种子,就像看着刚刚落地的婴儿,眼里满是宠溺。

③南方的春天来得早。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分一过,母亲就准备下种了。她在前一天晚上,把种子放入清水里浸泡一下,捞上来装入布袋里,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种子,挑着大粪来到地里。平整过的土地表面已经变得灰白干燥,但只要锄下去,底下的泥土却是深黑色、湿润的。母亲凭着手感用刮子的角一锄一个窝地锄下去,一行一列就像用尺子测量过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她把草木灰撒在猪粪上,搅拌均匀,一个窝撒一把作为底肥,再盖上一层土,才把种子点到泥土里。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用手去抓粪肥呢?用铲子舀不行吗?母亲说,用手抓有模,一抓多少有个准,对待庄稼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厚此薄彼,要平等对待。你给它一尺,它就会还你一丈。我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道理,却不知道对待庄稼也要平等,是母亲宽厚的胸怀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④一两天后,种子拱破泥土露出雀嘴一样嫩黄的芽,再过几天,芽儿慢慢生长,长出绿色的叶儿。细长的玉米苗,圆胖的南瓜秧,毛茸茸的葫芦秧,它们吸足了水分,就像婴儿喝够了奶,一天一个样,几天工夫就有一指多高了。天气也逐渐回暖了,母亲把秧苗挑到地里,再把秧苗连同泥块一起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把它们放到事先挖好的小坑中,一手扶着秧苗,一手抓起旁边的泥土盖起来。这个过程母亲不用锄头或刮子,她怕伤着秧苗,全程都用手来完成。移栽好后,用水瓢绕着秧苗轻轻地淋一圈水,那样子虔诚而又尊严,好像在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

⑤那些豆苗瓜秧们也是知道感恩的,它们努力地拔节,努力地生长,一天长一节,一天长几片叶,渐渐地长成一株藤蔓,顶部的触须开始打卷。母亲从山上砍来木棍或竹枝,把秧苗扶起搭在枝丫间,那些秧苗便倚靠着枝条恣意地生长,开叉,越长越绿,越长越密,直至开出淡白或紫红的花,结成细长或宽厚的豆荚。那些南瓜冬瓜之类的不爬上枝条,母亲割了一层茅草铺在地下,它们的藤蔓便向着阳光的方向疯长,开出淡黄的花来。

⑥同一天种的瓜豆,我们家的已经结果了,别人家的才开花,我们家的可以采摘了,别人家的才开始挂果。因为长得早,常常有人看着眼馋,他们等不及自家的成熟,就趁着没人时偷偷摘了我们家的瓜果,母亲也从来不骂人。她常说,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又不值什么钱,谁爱摘就摘去吧。村里的大爷大娘身体不便,种不了什么瓜果蔬菜,母亲常常摘了送给他们。摘了丝瓜苦瓜,她从地里一路送回去,人家赞叹两句,说她的瓜长得好,长得鲜,母亲就像得了大奖一样,笑呵呵地从笼箕里取出几根送给别人,两半笼箕的丝瓜回到家只剩三四根了。母亲说,吃了明天还有,吃得越多,长得越多,好东西要一起分享。母亲就像侍弄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侍弄着庄稼,庄稼也像她的孩子一样乖乖地听话,回馈给母亲最大的恩惠。庄稼都知道感恩,何况我们人呢。

(选文有删改)

【小题1】阅读②③④⑤段,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母亲侍弄庄稼的过程。
_______——浸泡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搭架扶苗。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4】读完本文,母亲种庄稼的态度和过程给了你哪些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05 05:4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