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珍贵的军大衣

林廖君

屋外,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父亲坐在火炉旁读《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正在走神,“你小子在不在听啊?”父亲要冲我发火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夜晚寂寥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一个瑟瑟发抖的陌生人立在门口。

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这个人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这次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对于那个时候的家庭有点贵重。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

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这人真的饿坏了。他把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炉边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间叔叔就住在我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权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突然又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条就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

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峁,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

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才说,我收下了,兄弟情义厚啊!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豁然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

【小题1】文章第2段介绍父亲诵读《弟子规》的情节有何用意?
【小题2】“你还没吃饭吧?”“你一定没吃饭!”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小题3】在给求助者做饭这件事上,父亲和母亲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分别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小题4】父亲为何起初拒绝闻叔叔的馈赠,而最终又接受了馈赠呢?
【小题5】文章结尾作者说“恍然间,我明白了些什么”,作者究竟明白了什么?请你写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09 07: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