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一篇同学的作文,完成下列小题。

绽放在秋日里的花

(1)“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的冲出了家门。

(2)秋风微凉,秋日里黄昏的阳光落在她肩上,她背起吉他,抱着书,趁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巷①,小巷的深处是一颗枝繁叶茂的老树。

(3)那失望愤怒的声音又在她耳中回荡。

(4)“不…”她使劲抱住吉他,苍白的脸颊上有泪水划过(A)坠落,然后消失。

(5)“怎么办?接下来怎么办?”除了争吵,她不知道去面对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该怎样将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热血及其决心告诉父母②。

(6)她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生病已经好几天不来学校了。她挺担心的,想去看看自己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伴多好啊,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7)一边是坚决的阻止,一边是追逐的梦想,一边是未来,一边是执着,她矛盾,她痛苦,她渴望有人倾听,有人能为她解惑,可陪伴她的还是吉他。

(8)灵活的手指拨动着弦,音符在她指间跳动,旋律在她身边飞舞,黄昏的光,因美妙的音乐变得轻柔。云也为她停留,为她喝彩,落叶为她伴奏,使在秋风中为她起舞③。她是受大自然青睐的演奏者,可不知不觉的,她泪流满面。

(9)也许是她的哭泣引来了一位老者。

(10)“孩子,你这么了?”

(11)也许是太过烦恼,她将埋藏在心底的思绪告诉了老者。

(12)老者听后指指身边的老树:“它在这经历风雨几十年了,青春就像它一样,历经重重挫折,才能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

(13)她不解的望着老者,心中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14)老者接着说:“绿茵因感恩风霜,才有了茂盛,飞鸟因感恩蓝天,才有了飞翔。唯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将矛盾融化。你要学会感恩,感恩你经历的一切。你仔细想想,你可曾感恩过你的父母?”

(15)听了老者的话,她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蓦然回首,母亲每日为她准备的饭菜(B)父亲在她学完吉他后接她回家的身影;父母在深夜陪她做作业的模样历久弥新(C),可她却从不感恩,认为理所当然,甚至她还埋怨父母不支持她的梦想,只会要求她学习。④父母的苦心她从不感恩,甚至说出了许多伤人的话,如果怀有感恩之心对待父母的话,会不会有不同?她想她知道该怎么做了。

(16)“谢谢您,老爷爷,”她抬起头来,对老者露出了笑容,灿如夏花。刚刚的忧愁消失寻无边无际(D),眉眼间净是明媚。“我要回家了,老爷爷,再见”

(17)她轻快的身影从小巷中穿过,最后的阳光毫不吝啬撒在她身上,感恩之花,冲破阴霾,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随风飘摇,在璀璨的阳光中,美若黎明。

(18)很久之后,当她站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时,回忆道:“感谢那个老者,在我年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告诉我感恩,最终使我与父母化解了矛盾,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并获得成功。

【小题1】文中加方框的成语和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历久弥新 D. 无边无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改为:她抱着吉他,背着书包,踏着沉重的步子来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巷。
B. ②句改为:她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父母,该怎样将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热血及决心告诉父母。
C. ③句改为:秋风为她伴奏,落叶为她起舞。
D. ④句改为:她还埋怨父母不支持她的梦想,甚至只会要求她学习。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要交代清楚他离家出走的具体原因。
B. 文章第(6)段表达的内容不合理,与上下文脱节,使全文的思想情感前后不一,要重点加以修改,使之不偏离题意。
C. 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事显得矫揉造作,要改为第一人称。
D. 文章标题形象新颖,全文处处扣题行文,但文章含蓄有余而明确不足,应在结尾增加必要的抒情和议论的句子来深化主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0 04:4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