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
- 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信息的获取与评价
-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 信息技术与社会
- 知识产权
-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信息的安全与网络道德规范
- 数据及数据库技术
- 人工智能
- 算法理论
- 多媒体理论
- 基础软件操作
- 算法软件操作
- 多媒体软件操作
- 网络技术应用
当前随着网络的日益飞速发展,为全人类构建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黑暗的一面,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这一犯罪手段的日渐猖獗,许多骗子纷纷把目光转向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请你谈谈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该怎样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可举例说明)
为了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这里使用了( )。
A.虚拟现实技术 | B.语音技术 | C.智能代理技术 | D.碰撞技术 |
某犯罪分子通过安装遥控发射装置侵入了银行电脑系统,非法取走现金30万元。这个事例中主要的安全威胁是( )。
A.自然灾害 | B.硬件故障 | C.软件病毒 | D.黑客攻击 |
下列不违反国家《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行为是( )。
A.未经允许复制他人软件 | B.未经允许复制并贩卖他人软件 |
C.未经允许贩卖他人软件 | D.从因特网上下载共享软件 |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但也伴随着一些垃圾信息 |
B.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你的隐私也受到了危害 |
C.上网有利有弊,我们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
D.由于安全无法完全保证,所以我们最好不要上网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病毒软件通常滞后于计算机新病毒的出现 |
B.反病毒软件总是超前于病毒的出现,它可以查、杀任何种类的病毒 |
C.感染过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 |
D.计算机病毒会危害计算机用户的健康 |
下列日常行为中,能体现较高信息安全意识的是
A.使用支付宝中的“扫一扫”功能随意扫描二维码 |
B.电脑硬盘空间不够,卸载杀毒软件和系统补丁 |
C.为手机设置屏幕锁,如密码、手势图案、指纹验证等 |
D.在公用电脑上使用“记住密码”的方式登录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