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
- + 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及其特征
- 信息的传播途径
- 进制及进制间的转换
- 字符和汉字编码
-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信息的获取与评价
-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技术与社会
- 数据及数据库技术
- 人工智能
- 算法理论
- 多媒体理论
- 基础软件操作
- 算法软件操作
- 多媒体软件操作
- 网络技术应用
某编码盘如图所示,该编码盘由四道圆环组成,沿半径方向的四个色块依次组成一组数据,如果图中2号位的数据用二进制编码为0010,则6号位的二进制编码为( )


A.0101 | B.0110 |
C.0111 | D.1001 |
全国进行人口统计时,刚开始收集来的信息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需要统计局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分类和排序,数据才能被使用,这就是信息的
A.发布 |
B.加工 |
C.获取 |
D.收集 |
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
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
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
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 |
学校实行了一卡通工程,学生在校内所有消费的地方都可以刷卡,如就餐、冲开水等,校园卡丢失后可及时进行挂失避免损失,这说明( )
A.只能说明所有这些地方都连接上了网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
B.所有这些地方既不通网络也没有数据库支持 |
C.只能说明都用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并没有连接上了网络 |
D.所有这些地方都连接上了网络并有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
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神舟七号”发射直播的人数超过6亿人次,这个事例说明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信息可以转换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
B.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
C.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D.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
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真伪性 |
B.共享性 |
C.载体依附性 |
D.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