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
- + 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及其特征
- 信息的传播途径
- 进制及进制间的转换
- 字符和汉字编码
-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信息的获取与评价
-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技术与社会
- 数据及数据库技术
- 人工智能
- 算法理论
- 多媒体理论
- 基础软件操作
- 算法软件操作
- 多媒体软件操作
- 网络技术应用
关于信息与信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
B.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
C.随意扫描网页中二维码有感染病毒的风险 |
D.手机可随意连接公共场所WIFI免费上网 |
使用UltraEdit软件查看“AI人工智能”内码,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I人工智能”共占9个字节 |
B.“人”对应的内码是“C8” |
C.字母“J”对应的内码是“50” |
D.字母“A”的ASCII码用十进制表示是65 |
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 B.价值性 | C.时效性 | D.依附性 |
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府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时效性 | B.可传递性 | C.可伪性 | D.价值性 |
甲骨文是考古工作者了解商周时期文化历史的重要物证。文字刻在甲骨上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
A.时效性 | B.载体依附性 | C.共享性 | D.价值性 |
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
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 |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
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