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
- + 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及其特征
- 信息的传播途径
- 进制及进制间的转换
- 字符和汉字编码
-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 信息的获取与评价
-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技术与社会
- 数据及数据库技术
- 人工智能
- 算法理论
- 多媒体理论
- 基础软件操作
- 算法软件操作
- 多媒体软件操作
- 网络技术应用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文字、声音属于信息的载体,磁带、光盘、书本不属于信息的载体 |
B.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和信息都具有共享性 |
C.信息的处理必须依靠计算机,所以信息技术是近代才有的 |
D.因特网上信息的检索需要甄别信息的时效性和真伪性 |
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专家或核心刊物推荐的信息都是可靠的 |
B.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信息没有价值 |
C.相同内容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 |
D.信息可以脱离所要反映的事物,不依附载体而存在 |
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
B.微信是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使用其交流信息时一般需先登录帐号 |
C.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使用之前需要鉴别其真伪 |
D.信息的表示只能采用二进制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
B.信息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如: 春天的草地是绿色的。 |
C.信息是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
D.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
用UltraEdit软件观察“IP地址”显示内码如下图所示,已知字符“A”比“a”的ASCII码小32(十进制),则英文字母“o”(小写)的内码用二进制可表示为( )


A.1001111 | B.1001001 | C.1101111 | D.1101001 |
现在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各种商品信息、下载各类应用程序等。已知该二维码点阵图如图所示,它的规模为32×32,通过黑、白像素进行逐行编码,每个点用1个二进制位表示,如果用“0”表示白点,用“1”表示黑点,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该编码的第1个字节的二进制编码是1111B |
B.存储该编码需要32×32个字节 |
C.该编码第一行编码需要2个字节 |
D.该编码的第一行的第2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是25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