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原子的构成
-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电子层含义
-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核素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 AB2型化合物的是()
A.1s22s22p2和 1s22s22p4 | B.1s22s22p63s1和 1s22s22p63s23p4 |
C.1s22s22p63s2和 1s22s22p63s23p5 | D.1s22s22p63s23p4和 1s22s22p4 |
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
KCl(l)+NaAlSi3O8(s) △H=-Q kJ/mol。
(1)写出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NaCl的熔点比KCl______ (选填“高”或“低”)。
(2)指出钾长石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涉及的位于同一周期的几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其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发生反应,该元素是_______。

(1)写出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NaCl的熔点比KCl______ (选填“高”或“低”)。
(2)指出钾长石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涉及的位于同一周期的几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其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发生反应,该元素是_______。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
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元素,一般情况下,钠约占成人体重的0.15%。钠元素对应的化合物因组成与结构性质差异很大。
(1)钠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_______个轨道,写出同一周期中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
(2)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钾的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氨气,试用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___。
(4)氟化钠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填标号)。
(5)卡斯纳法制取金属钠的原理是:以氢氧化钠为原料,放入铁质容器中熔化,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以镍为阳极,铁为阴极,在阴极析出金属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是:_____,若反应转移0.8mol电子,至少消耗______g NaOH。
(1)钠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_______个轨道,写出同一周期中原子核外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
(2)氯化钠的熔点比氯化钾的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氨气,试用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___。
(4)氟化钠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 B.共价键 | C.金属键 | D.范德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