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实验Ⅰ:在一定量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
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相同
B.两实验中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相同
C.在实验Ⅰ的过程中,若NaHSO3初始量为3mol,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氧化产物为3.2mol
D.过程Ⅱ中,可以用淀粉作为滴定指示剂,判定第一阶段的反应终点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了保护环境,工业上常用氨气除去废气中氮氧化物(NOx):NOx+NH3→N2+H2O(l)。已知某厂每升废气中含NOx 0.0672L(只含NO和NO2),向100.000L废气中通入10.000L氨气可使NOx完全转化,测得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03.952L(气体体积均折算到标准状况)。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1.5mol N2,被氧化的气体有3mol
B.处理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339NA
C.NOx 中的 x 值为1.2
D.除去废气中的NOx,至少需氨0.24mol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次磷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近中性,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化学镀银、镍、铬等.一种利用泥磷(含和少量等)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与两种碱的反应主要有:
I. 
II. 
III.
②2.实验温度下,   
(1)已知是一元中强酸,写出溶液中存在的所有平衡方程式:_________。
(2)通“调”时,写出除去溶液中杂质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过滤2”的滤渣2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净化”除去等时还须用到溶液,当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后,静置,溶液中,则此时溶液中的浓度为_________
(4)尾气中的溶液吸收生成,则该吸收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从吸收液中经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也可获得产品,洗涤该产品常用乙醇,其原因是_________。
(5)次磷酸钠的磷元素易被强氧化剂氧化成最高价。实验室可用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
甲同学准确称取产品配成溶液准确量取溶液于锥形瓶中,用酸性标准溶液经规范、严密的多次平行滴定,平均消耗酸性溶液,则测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测定结果不科学,分析导致甲同学得出如此测定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工业流程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