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化学科学
- 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 物质的分类
- 化学用语
- 化学计量
- 离子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与STSE
- 初中衔接知识点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 O2所含的氧分子数目为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C.18g H2O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NA |
D.2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所含Na+的数目为0.2NA |
向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 SO2,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上述实验判断 H2O2和 SO2反应能生成强酸 |
B.蓝色逐渐消失,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 |
C.SO2 中 S 原子采取 sp2杂化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V 型 |
D.H2O2是一种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金刚石与12g石墨所含共价键数均为2NA |
B.常温下,lLpH=7的1mol/LHCOONH4溶液中HCOO-与NH4+数目均为NA |
C.0.1molCl2与0.2molCH4光照充分反应生成HCl分子数为0.1NA |
D.100g34%的H2O2中加入Mn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H2和Cl2的混合物2.24L,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1NA |
B.60g二氧化硅中含有SiO2分子的数目为NA |
C.NA个CH3COOH分子与NaOH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与中和热的值相同 |
D.NH3与H2S反应生成1mol酸式盐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6NA |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只是指碘单质的乙醇溶液 |
B.纯水不易导电,但属于电解质 |
C.质量分数:医用酒精>生理盐水>食醋 |
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
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40℃硝酸钾饱和溶液先升温至80℃,在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至析出少量溶质,然后将溶液逐渐冷却至6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过程中溶液浓度a%与时间t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一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 g。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时,残留固体质量为120 g,70℃时为20 g。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下列对该样品的推断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40℃ | 55℃ | 70℃ |
溶解度 | 20 g | 65 g | 100 g | 140 g |
下列对该样品的推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为纯净物 | B.当温度在55℃时KNO3完全溶解 |
C.70℃时的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 D.样品中可能有不溶于水的杂质 |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其所有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
C.NH5的电子式为![]() |
D.NH5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H2O=NH3·H2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