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a=1m/s2 |
B.vc=3m/s |
C.vb=2m/s |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3s |
2.
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恒力F 1、F 2的作用后各自沿水平面运动了一段时间,之后撤去F1、F2 ,两物体最终都停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两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之比为1:2 |
B.F1与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3:1 |
C.F1和F2大小之比为2:1 |
D.A、B两物体通过的总位移大小相等 |
3.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点,小球静止在Q点,P为O点正下方一点,OP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P点固定一光滑圆环,橡皮筋穿过圆环。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外力F,使小球沿以PQ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上运动,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Q向P运动的过程中外力F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 |
B.小球在Q向P运动的过程中外力F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
C.小球在Q向P运动的过程中外力F逐渐减小 |
D.小球在Q向P运动的过程中外力F先变大后变小 |
4.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v2>v1)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已知滑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滑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滑块相对于传送带的最大位移为![]() |
C.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v2 |
D.从滑块滑上传送带到离开所用时间大于![]() |
5.
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
,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
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
。下列图像中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6.
如图所示,将一小球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水平抛出,小球最后落到与抛出点水平相距
的
点。现调节抛出点的高度,使该小球仍落到
点,且保证小球落到
点的速率最小,则此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 )






A.2x |
B.x |
C.![]() |
D.![]() |
7.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
B.重物M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8.
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不同行星的轨道平面均可视为同一平面。如图所示,当地球外侧的行星运动到日地连线上,且和地球位于太阳同侧时,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我们把这种相距最近的状态称为行星与地球的“会面”。若每过N1 年,木星与地球“会面”一次,每过N2 年,天王星与地球“会面”一次,则木星与天王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3题)
9.
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木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固定一个光滑的小球,如图所示,木板固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由静止释放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斜面的高为h,底边长为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后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
B.稳定后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 |
C.![]() |
D.![]() |
10.
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于25日21时46分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转移轨道。当“鹊桥”位于拉格朗日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所示,人们称为地月系统拉格朗日点)上时,会在月球与地球的共同引力作用下,几乎不消耗燃料而保持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月球受潮汐锁定,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所以人们在地球上无法见到它的背面,于是“鹊桥 ”就成为地球和嫦娥四号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由以上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鹊桥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B. 月球的自转周期等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C. “鹊桥”位于L2点时,“鹊桥”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鹊桥”在L2点所受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其余四个点都要大

A. 鹊桥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B. 月球的自转周期等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C. “鹊桥”位于L2点时,“鹊桥”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鹊桥”在L2点所受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比在其余四个点都要大
1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
、
、
、
这四段过程在p-T图像中都是直线,其中
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放热,内能不变 |
B.B→ 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 |
C.C→ D过程与A→ B过程相比较,两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相同 |
D.D→ A过程与B→ C过程相比较,两过程中气体 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相同 |
3.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A,A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物体C栓接.当C从静止开始下落距离h时,在木板A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4m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最终B恰好未从木板A上滑落.A、B间的动摩擦因数
,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由静止下落距离h时,A的速度大小vo;
(2)木板A的长度L;
(3)若当铁块B轻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时,对B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7mg,其他条件不变,求B滑出A时的速度大小。


(1)C由静止下落距离h时,A的速度大小vo;
(2)木板A的长度L;
(3)若当铁块B轻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时,对B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7mg,其他条件不变,求B滑出A时的速度大小。
13.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OA上有一质量m ="2" kg的小球以速度v0 =" 20" m/s向左运动,从A点飞出后恰好无碰撞地经过B点,B是半径为R =" 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右端点,C为轨道最低点,且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 = 37°,又与一动摩擦因数μ = 0.2的粗糙水平直轨道CD相连,CD长为15 m。进入另一竖直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最高点为E,该轨道的半径也为R。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2,sin37° =" 0.6,cos37°" = 0.8,求:

(1)A、B两点的高度差和物块在C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分析甲物块能否经过E点。

(1)A、B两点的高度差和物块在C点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通过计算分析甲物块能否经过E点。
14.
如图所示,哑铃状玻璃容器由两段粗管和一段细管连接而成,容器竖直放置,容器粗管的截面积为S1=2cm2,细管的截面积S2=1cm2,开始时粗、细管内水银长度分别为h1=h2=2cm,整个细管长为4 cm,封闭气体长度为L=6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为27℃,求:

①第一次若要使水银刚好离开下面的粗管,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②第二次若在容器中再倒入同体积的水银,且使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①第一次若要使水银刚好离开下面的粗管,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②第二次若在容器中再倒入同体积的水银,且使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封闭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4.实验题- (共2题)
15.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A点.

(1)同时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记录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N.
(2)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结点也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本步骤中将结点也拉到O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1)同时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记录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N.
(2)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结点也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本步骤中将结点也拉到O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过程中橡皮条必须在两细绳套的角分线上 |
B.橡皮条的伸长量越大越好 |
C.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
D.拉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
16.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小车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固定,跨过小车上的光滑定滑轮的两根细线均处于水平.


(1)某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一纸带如图乙,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数据,可求出小车的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该小组想针对小车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出动摩擦因数,则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对应的字母)。若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小车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用a、F、当地重力加速度g和上述测定的物理量表示,忽略其他阻力作用).
(2)另一实验小组分析了上述装置的特点,觉得不分析纸带,再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也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该动摩擦因数,这种求法的表达式是μ=__________(用a、F、
、当地重力加速度g和上述(1)中测定的物理量表示,忽略其他阻力作用)


(1)某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一纸带如图乙,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数据,可求出小车的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该小组想针对小车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出动摩擦因数,则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对应的字母)。若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小车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用a、F、当地重力加速度g和上述测定的物理量表示,忽略其他阻力作用).
(2)另一实验小组分析了上述装置的特点,觉得不分析纸带,再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