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模拟测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926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选择题(共2题)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作文:
       什么是感动?有人这样说,当你夜晚在灯下苦读时,母亲的一杯热牛奶是感动;当你心中寂寞无助时,朋友的探视、问候是感动;当你漂泊而归,站台前家人那痴痴等待的身影是感动……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就这样被你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2.单选题(共3题)

3.
如图所示,运动员“3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 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 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 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
4.
我国发射“天宫一号”时,先将实验舱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62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T1,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v2。加速度分别为a1、a2,当某次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实验舱上的发动机,使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62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2,这时实验舱的速率为v3,加速度为a3,比较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v1>v3 B. v2>v1 C. a3>a2     D. T1> T2
5.
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共N匝,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以竖直线OO′为轴,以角速度,匀速旋转,图示位置C与纸面共面,位置A与位置C成45°角。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电动势为
B. 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q=0
C. 为保证线圈匀速旋转,外界须向线圈输入的能量应为
D. 在此转动过程中,电流方向不发生改变

3.多选题(共2题)

6.
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弯角光滑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均为m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导轨的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杆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mgtan37°
B.回路中电流为
C.回路中电流的总功率为mgvsin37°
D.m与v大小的关系为
7.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为两有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三角形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三角形外的磁场(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把粒子源放在顶点A处,它将沿∠A的角平分线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对从A射出的粒子
A.若带负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
B.若带负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
C.若带正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
D.若带正电,,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

4.填空题(共1题)

8.
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波的频率为
B.这列波的波长为
C.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D.t=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E.t=t2时刻,O点的振动方向无法判断

5.解答题(共3题)

9.
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 37°,"CD两端相距4.45m ,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

【小题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小题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10.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绳(长度为L)将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悬于O点,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中。初始时刻小球静止在A点。现用绝缘小锤沿垂直于OA方向打击小球,打击后迅速离开,当小球回到A处时,再次用小锤打击小球,两次打击后小球才到达B点,且小球总沿圆弧运动,打击的时间极短,每次打击小球电量不损失。锤第一次对球做功为W1,锤第二次对球做功为W2,为使W1:W2最大,求W1W2各多大?
11.
如图所示,有一竖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当滑块运动时,圆筒内壁对滑块有阻力的作用,阻力的大小恒为 (g为重力加速度).在初始位置滑块静止,圆筒内壁对滑块的阻力为零,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滑块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体与滑块粘在一起向下运动,运动到最低点后又被弹回向上运动,滑动到刚发生碰撞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与滑块碰撞后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
(2)碰撞后,在滑块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6.实验题(共1题)

12.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