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1(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2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2.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二个推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A.8N,水平向左B.8N,水平向右
C.2N,水平向右D.2N,水平向左
3.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则ac绳的拉力分别为 bc绳中的拉力为
4.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B,使A随B一起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B发生作用与反作用的力有 ( )

A..三对 B..四对 C.五对 D.六对
5.
如图,物体AB的重力分别为11N和7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秤的读数为14N, A对地的压力为11N
B.弹簧秤的读数为18N ,A对地的压力为0N
C.弹簧秤的读数为7N , A对地的压力为4N
D.弹簧秤的读数为0N , A对地的压力为11N

2.选择题(共8题)

6.已知函数y=f(x=2)是偶函数,且当x≠2时其导函数f′(x)满足(x﹣2)f′(x)>0,若2<a<3,则下列不等式式成立的是(   )
7.已知向量 {#mathml#}a{#/mathml#} =(m,1), {#mathml#}b{#/mathml#} =(1﹣n,2),若 {#mathml#}ab{#/mathml#} ,则2m+n={#blank#}1{#/blank#}.
8.已知点P(2,1)与Q关于原点O对称,直线PM,Q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mathml#}14{#/mathml#}

(Ⅰ)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Ⅱ)过P作直线l交轨迹C于另一点A,求DPAO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9.已知点P(2,1)与Q关于原点O对称,直线PM,Q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mathml#}14{#/mathml#}

(Ⅰ)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Ⅱ)过P作直线l交轨迹C于另一点A,求DPAO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10.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五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四棱锥P﹣ABCD的侧面积等于4(1+ {#mathml#}2{#/mathml#} ),则该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11.如图,某地区有四个公司分别位于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且AB=1km,BC=2km,四个公司商量准备在矩形空地中规划一个三角形区域AMN种植花草,其中M,N分别在直线BC,CD上运动,∠MAN=30°,设∠BAM=α,当三角AMN的面积最小时,此时α=(   )

12.若直线y=2x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 {#mathml#}{x+y30x2y30xm{#/mathml#} ,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   )
13.若直线y=2x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 {#mathml#}{x+y30x2y30xm{#/mathml#} ,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   )

3.多选题(共2题)

14.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所受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各段时间内合力大小相同,设质点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质点向前运动,再返回原处停止
B.质点不断地往复运动
C.质点始终向前运动
D.t=2s时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零
15.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做匀变速运动的车厢中,用轻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保持恒定的夹角θ,则(  )
A.小车一定具有方向向左的加速度
B.小车一定具有方向向右的加速度
C.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D.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cotθ

4.填空题(共1题)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间动摩擦因数为m。现用垂直于斜边的力F作用于物体使之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墙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N;.

5.解答题(共1题)

17.
如图,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斜面上,轻碰滑块后滑块恰能匀速下滑,

求:(1)摩擦因数μ.。(2)为了使滑块沿斜面匀速上滑,给滑块施加一水平向右推力F,求推力F大小。

6.实验题(共2题)

18.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2)在纸上根据F1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及其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