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一第一学期诊断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82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1/10

1.选择题(共16题)

1.

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气体,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二氧化碳,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4.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


5.

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  )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科学习惯.


6.

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实验: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blank#}1{#/blank#} ;

②{#blank#}2{#/blank#} ;

③{#blank#}3{#/blank#} .

(2)比较上述三个反应,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blank#}4{#/blank#} ;②{#blank#}5{#/blank#} .

(3)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blank#}6{#/blank#} .

(4)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两种可能原因:{#blank#}7{#/blank#} 、{#blank#}8{#/blank#} .后经改进实验成功了,在进行该实验时必须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目的是{#blank#}9{#/blank#} .

7.

中学阶级介绍的电解原理的应用主要有三种:一是氯碱工业、二是电解精炼铜、三是电解冶金.下列关于这三个工业生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8.

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做对照实验的是(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11.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12.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13.

关于电解法精炼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关于电解法精炼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

工业上制乙醇的方法是(  )

A.淀粉发酵 B.乙烯加水 C.乙醛还原 D.乙酸乙酯水解


16.

工业上制乙醇的方法是(  )

A.淀粉发酵 B.乙烯加水 C.乙醛还原 D.乙酸乙酯水解


2.单选题(共7题)

17.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2:3B.1:3:5C.1:4:9D.1:1:1
18.
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4N、F2=8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1NB.3NC.7ND.13N
19.
如图所示,倾角为q的斜面上固定有一竖直挡板,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时,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1,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2,则( )
A.FN1GtanqB.FN1Gsinq
C.FN2GcosqD.FN2Gsinq
20.
一物体用两根轻线悬挂于天花板上,其中线AB恰好竖直,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为( )
21.
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汽车运动速度为零的时刻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
22.
在天花板上由电线吊一电灯的情形中,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D.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23.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
A.力B.加速度C.质量D.速度

3.填空题(共4题)

24.
一质点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前1/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位移的后2/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则通过这前后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整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25.
一物体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2倍,则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到达最高点后再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重力加速度g=10m/s2)。
26.
小球从距地面125m高处自由落下,空气阻力不计,落地所需时间为_________s,落地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g=10m/s2)。
27.
力的合成与分解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定相应的加速度,再保持钩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定相应的加速度,这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2题)

28.
有甲、乙两运动员练习接棒,甲在接力区前s0=18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恒定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的同时起跑,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求:
【小题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大小a
【小题2】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s
29.
如图所示,重为G=3N的电灯用水平细线BC系于右侧墙上,电线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求:

(1)AB与BC所受的拉力大小;
(2)若将C点逐渐上移,同时将BC线逐渐放长,而保持AB的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AB与BC中的张力大小如何变化?

5.作图题(共3题)

30.
物体沿一圆周从A点出发,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B点,试在图中作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位移;
31.
(题文)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试在图中作出物体在滑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32.
一质点受到两个共点力F1F2作用,现图中给出了F1和它们的合力F,试在图中作出F2

6.实验题(共1题)

33.
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

【小题1】已准备好的器材有:方木板1块、橡皮条1根、细绳套2个、三角板1副、刻度尺1把、图钉若干只,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
【小题2】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做好有关记录。
【小题3】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右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作图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