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9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提起电影演员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B.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
C.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D.领导们授予他“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 )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A.野泉声入砚池中B.清香移在菊花枝C.梅梢月斜人影孤D.空谷幽兰绝美人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中的“阿长”就是“长妈妈”,在鲁迅笔下被反复提及。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_______)基    深xiāo(_______)    默qì(________)    取dì(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6.

《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小题1】请展开你丰富想象,描绘一二句展现的画面。
【小题2】读三四句,体味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木兰乃男装  _________   (2)鞍马 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同里诸少年次当行    火伴惊忙
B.长益精 结友
C.习骑  时,一狼径去
D.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信  长而
【小题3】短文中与《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相类似,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曹玮久在秦中》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将吏亦心之   (2)以及重厚       
(3)道其事       (4)必其聪明     
【小题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睨之,久而不去B.将吏亦心轻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久之,目似瞑
【小题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小题4】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骆驼祥子》

【小题1】祥子为何“懊睡”?
【小题2】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

老花匠和黑子

⑴黑子是老花匠养的一条狗,确切说是老花匠无意中捡到的一条狗。

⑵那天,老花匠帮有钱人家修剪完花木,经过垃圾房时,听到细细的呻吟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黑狗。这只小黑狗的身子萎缩着,耷拉着耳朵,白色的眼圈下面布满了浑浊的眼屎,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

⑶老花匠不忍心,就把小黑狗抱回了家。 一连好几天,老花匠又是草药又是米汤的伺候着小黑狗。许是小黑狗的求生欲望很强,慢慢的,竟然能吃点东西了,后来歪歪扭扭走了起来。

⑷老花匠给小狗取名“黑子”,老花匠说:“黑子,看来咱俩有缘,我无儿无女的,你就是我儿子,我吃啥你也吃啥,你要好好活着。”黑子像能听懂似的,摇着尾巴,亲昵地舔舔老花匠的手,依偎在老花匠的身旁。

⑸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黑子也在一天天的长大,从一条弱不禁风的小狗,长成一条健壮聪明的大狗。内行人一看,说,这是一条阿拉斯加雪橇狗呢。老花匠走到哪,他的身后总有一个身影跟着,那就是黑子。

⑹“黑子,我们上街去,最近我总感到有点胸闷,请王医生给我量血压去。”黑子一听主人叫唤,马上跟随主人去不远的村卫生院,到了卫生院,才想起来病例卡忘了带。老花匠无奈地摇摇头对黑子说:“看我这记性,放在桌上的病例卡也没带。”刚说完,只见黑子一个转身飞快地跑了出去,没多久,嘴里叼着病例卡回来了。老花匠高兴地摸着黑子的头说:“谢谢你。”连王医生也惊讶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⑺冬至过后,天气越来越冷了,老花匠在家里生了个煤炉。半夜,黑子旺旺地叫个不停,凑近老花匠身旁叫,也不见主人起来。黑子急得团团转,最后用爪子抓开门,一路跑去村卫生院,刚好王医生值班,黑子一口咬住王医生的衣角使劲往外拉。王医生一看是老花匠的狗,但没见到老花匠的人,知道肯定有事。赶紧跟着黑子来到老花匠家,进门就闻到一股煤气味,原来老花匠煤气中毒了。王医生连忙打开门窗,将老花匠送到医院抢救。幸亏发现及时,老花匠的命算是捡回来了,但从此以后,老花匠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⑻狗救主人的事不胫而走,好心的人送来吃的,也有的纷纷捐款,为老花匠解决医药费,消息也惊动了一些花心眼人,他们想把黑子弄去卖大钱。

⑼一天,一个家伙将一块涂上迷药的肉扔到黑子面前,想趁人不备,迷倒它。黑子闻也不闻,因为它吃饭,都要和自己主人一起吃,别人给再好的东西,它闻都不闻,老花匠昏迷两天,它两天滴水不沾。结果那块涂上迷药的肉被其它狗吃了,那条狗昏迷了一天一夜。事后,老花匠总是愁眉不展,他不能让黑子跟着他这个糟老头过这样糟糕的日子啊!他要让黑子到适合它的环境下成长,派到大用场,他托人给当地驻军部队写了一封信。

⑽过了几天,老花匠家来了两名小战士,他们一到那里就帮着挑水烧饭,做事情,还时不时地和黑子亲近,刚开始黑子不搭理他们,可是看他们帮主人洗衣喂饭,还帮主人擦身,每天和他们一起生活,渐渐地也熟悉起来,渐渐地黑子在他们的引导下一起跑步,一起玩耍。再后来,老花匠在黑子的世界里失踪了,黑子三步一回头地被带回了部队。

⑾半年后,黑子被训练成了一条真正的军犬,但每当冬至夜过后的一天,黑子总是要向着远方,嗷嗷地嚎上一阵子。

⑿部队不远处的养老院里,老花匠流着泪笑了,他喃喃道:“黑子,好好干吧。”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叙述的四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2)自然段划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12)自然段划线句老花匠流泪的原因。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黑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作文(共1题)

11.
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话: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没“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解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期间的艰辛、苦涩、酸楚等等不就是那青橄榄吗?你尝到了那苦苦的滋味后的丝丝的甘甜了吗?

请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