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二中高三期中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971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B.C.D.
2.
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绳OAM的拉力大小大于绳OBM的拉力
B.绳OAM的拉力大小等于绳OBM的拉力
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
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3.
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运动员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下悬一个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匀速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人对传送带做负功
C.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1+m2)gv
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 N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 N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 N
5.
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细绳AC和BC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当AC和BC均拉直时∠ABC=90°,∠ACB=53°,BC=1m.A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C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线速度增大时,两绳均会被拉断,则最先被拉断那根绳及另一根绳被拉断时的速度分别为(已知g=10m/s2,sin53°=0.8,co53°=0.6)( )
A.AC绳 5m/sB.BC绳 5m/s
C.AC绳 5.24m/sD.BC绳 5.24m/s

2.多选题(共5题)

6.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7.
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x1,若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同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x2,不计空气阻力,则x1与x2的比值可能为()
A.1:2B.1:4C.1:10D.1:12
8.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转轴O,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为圆周轨道的最高点.若小球通过圆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不能到达P点
B.小球到达P点时的速度小于
C.小球能到达P点,但在P点不会受到轻杆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P点,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9.
在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如图所示,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2v0,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斜面倾角为α,人的质量为m,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A.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v0
B.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5v0
C.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Ffmgsinα-/L
D.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2mgv0
10.
如图(甲)所示,一小球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A沿光滑斜面自由上滑,恰好滑到B点,最大高度为h,已知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乙)所示,当将斜面从B点以下的某一个位置C处截去后,小球仍以v0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冲出C点后,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仍为h
B.如图(丙)所示,当小球用长为L0=h的轻绳系于O点时,小球获得同样大小的初速度v0后,会沿圆弧运动到最高点
C.如图(丁)所示,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v0,从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细管的底端开口处滑入光滑管道,细管弯曲半径为R=,这时小球能沿细管上滑到最高点
D.在图(丙)中,当绳长L0=h时,小球获得同样大小的水平初速度v0后,会沿圆弧经过悬点正上方

3.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25N作用下开始运动.已知F与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物体的位移为5m时,具有50J的动能.求:

(1)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12.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
(2)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

4.实验题(共2题)

13.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不变;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a.经过分析,发现这些点迹存在一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A.轨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太大
B.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没有平衡摩擦力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造成上部点迹有向下弯曲趋势
b.改正实验所存在的问题后,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直线的斜率物理含义是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1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2)如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最佳选项的是
A.vN=gnT
B.vN=
C.vN=
D.vN=g(n﹣1)T
 
(3)采用正确的算法,可预判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    (选填“略大于”、“略小于”、“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