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 选聘(pìn) 迭起(dié) 俯瞰(kān) 锲而不舍(qǐ)
B. 吞噬(shǐ) 哺育(bǔ) 猥琐(wěi) 忍俊不禁(jìn)
C. 污秽(huì) 镶嵌(qiàn) 晌午(shǎng)海市蜃楼(shèn)
D. 咀嚼(jué) 诘问(jié) 商酌(zhuó)诲人不倦(huǐ)
A.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助词)
B. 看见一个穿着花衫的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助词)
C.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助词)
D. 鲁迅先生在房间里开始工作了。(连词)
A.我读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常教导我要虚心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
B.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希望。 |
C.有的国家把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的安全之上,这种安全只是海市蜃楼。 |
D.每个人都有缺点,比如有的人在大庭广众下会比较紧张,说话语无伦次。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力度。
B.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
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
2.诗歌鉴赏- (共1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首句写“白日斜”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骊尘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美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展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
【小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小题2】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小题3】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种花
丁立梅
①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
②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
③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锨,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莱,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
④这话说的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
⑤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
⑥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⑦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一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
⑧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裁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芭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的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
⑨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⑩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蜘堞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11)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12)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地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13)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14)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狡黠的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15)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的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16)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
【小题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小题3】根据文章第⑥一⑥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
【小题4】结合语境。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这话说的我既开心又黯然”的含义。
【小题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4.对比阅读- (共1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①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②开?”盛极必衰,乃盈虚③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李渔《闲情偶寄·桂》)
(注释)①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解,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解。②次第:依次。③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
(2)陶后鲜有闻(_____)
(3)莫能如桂(_____)
()(4)乃盈虚一定之理(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
【小题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中,作者描绘莲的生长环境来赞美君子______的品行;乙文中,作者由___的特点联想到盛极必衰的人生哲理。
【小题4】甲、乙两文中,都流露出作者对“富贵者”的态度,请分析其异同。
5.名著阅读- (共1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