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2.单选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都不变 |
B.都增大 |
C.支持力FN增大,拉力F不变 |
D.支持力FN不变,拉力F增大 |
7.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 |
D.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乙拉小车的力大于小车拉乙的力 |
3.多选题- (共4题)
8.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木块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t秒后,木块的速度也变为v,再经t秒木块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处,则()


A.前t秒内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后t秒内木块做匀减速运动 |
B.后t秒内木块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 |
C.前t秒内木块的位移与后t秒内木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
D.木块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 |
9.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 kg、m2=4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8 N |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 |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 |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s2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
B.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
C.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D.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
11.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为T,a、b、c、d 为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四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t时刻起,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a、b、c、d四个质点沿x轴通过的路程均为一个波长 |
B.在![]() |
C.在t+2T时,质点d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
D.从t到t+2T的时间间隔内,质点d通过的路程为6cm |
E.t时刻后,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
4.解答题- (共4题)
12.
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10" m/s2,求:

(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在3 s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在3 s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
13.
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倾角为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在风洞施加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2s到达B点时立即关闭风洞,撤去恒力F,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变为零。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这一过程中物块每隔0.2s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数据:


已知sin37=0. 6,cos37=0.8,g取10m/s2。求:
(1)A、C两点间的距离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已知sin37=0. 6,cos37=0.8,g取10m/s2。求:
(1)A、C两点间的距离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14.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开始匀加速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试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追上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追上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5.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
,它以速度
水平地滑上一辆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块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
,求:

①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的大小;
②从木块滑上小车到木块相对于小车刚静止时,小车移动的距离.






①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的大小;
②从木块滑上小车到木块相对于小车刚静止时,小车移动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16.
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填“甲”或“乙”).

17.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___________。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