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缄默(qiān) 强词夺理(qiǎng) 壬戌(rén) 八分有奇(jī) |
B.龟裂(guī) 挑拨离间(jiàn) 多髯(rán) 石青糁之(sǎn) |
C.拙劣(zhuō) 暴风骤雨(zhòu) 篆章(zhuàn) 悄怆幽邃(qiǎo) |
D.瞭望(liáo) 行将就木(xíng) 器皿(mǐn) 俶尔远逝(chù)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
B.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
D.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
B.滨海学校举办了以《翰墨飘香》为主题的书法大赛,张明夺得了第一名。 |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
A.①明有奇巧人(奇妙) ②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
B.①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
C.①舟尾横卧一楫(省略量词) ②又用篆章一(数词后置) |
D.①尝贻余核舟一(遗留) ②船背稍夷(平)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
(3)《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这也是作者陆游的人格写照。
(4)《送友人》中运用比喻修辞,抒发友人虽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但“我”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角度写后禅院的静美,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也随之起伏飘扬,袅袅不绝。
(6)《桃花源记》中运用借代修辞,选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传达出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湮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窜逐: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小题1】(一)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在文中意思。
①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②往来翕忽(___________)
③悄怆幽邃(____________)
④既罹窜逐(___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语段(一)是怎样写出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小题5】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概括语段(一)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陆九渊①,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③,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⑤者。”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⑥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②何所:为什么。③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⑤伤我:不合我口味。⑥奚为:为什么。【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遂深思,至忘寝食(__________) ②忽大省(____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小题3】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任选两件)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守候一株水仙花
朱钟洋
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忽然,母亲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富贵和灿烂。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腐朽、干枯。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赖以生存的根须已被掏空了养分。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看着母亲执著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任由母亲去折腾。
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可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我知道,即便水仙长出了绿叶,也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然后春日里悄然落尽。尽管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水仙不是不能开花吗?这株水仙是怎么开花的?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呼吸都屏住了。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转眼之间这位落入凡间的仙女就要离我而去。
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在快成一株干草的时候,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个顽强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颗执著开花的心。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们的生命是不是也能像一株水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动;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让生命极致绽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小题1】文中作者将三个写作对象交织着写构成全篇,通读全文,从下面所给词语中选用最合适的三个词填空。放弃 惊叹 折腾 随便 呵护 不懈
母亲:执著守候——①______生命
水仙: ②_____生长——绽放生命
“我”:难信事实——③______生命
【小题2】从修辞角度,对文中第10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就在一从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标题点明主旨,围绕一株凋谢的水仙花展开叙述,告诫人们只要坚持和付出就会得到回报。 |
B.第2自然段写“我”放弃水仙花,是因为“我”对水仙花已经腐朽、干枯而产生了厌恶之感。 |
C.水仙花最终开出美丽之花与“我”所料结果形成对比,更加鲜明地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
D.第11段连用了两个设问句,表现了“我”对水仙开花的吃惊、怀疑与不解。 |
E.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淳朴,又不乏感人之处,催人奋进,给人启迪。 |
①说到病毒,就必须弄清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关系。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小题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A.细菌 | B.病毒 |
C.细菌的危害及预防 | D.病毒的杀伤力及防治 |
A.病毒结构简单,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
B.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
C.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应,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
D.变异后的病毒对人体都有较大的杀伤力。 |
A.第①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细菌某些构成部分的功能。 |
B.第②段病毒与细菌作比较,说明病毒体积小、构造简单的特点。 |
C.第③段加点词语“大部分”表明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对细菌起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D.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病毒是很可怕的,我们要积极防治病毒。 |
5.名著阅读- (共1题)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1)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2)《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性格迥异,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宋江私放晁盖就是“义”。请从《水浒传》中再举能体现“义”的一例,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传》) ③祥子(《骆驼祥子》)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现在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公元纪年,而我国传统上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民间则更喜欢用十二生肖来纪年。如果按生肖来纪年,请你写出2018年和2019年分别是什么年。
(2)请找出下面成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两个成语。
俯仰之间 伯仲之间 呼吸之间
方寸之间 虚实之间 黑白之间
(3)班级组织以“惜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为你的演讲稿撰写开场白。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