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521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停(zhì)落(yǔn)开(chà)舌(ráo)
B.婆(suō)伤(sháo)粗(kuàng)寂(chén)
C.赋(bǐng)威(shè)钝(nú)尺(zhǐ)
D.钦(chāi)微(xī)拘(jǐn)息(zhì)
2.
(2016年中考广西桂林卷)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3.
(2016年中考广西桂林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4.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作“南面”,而为臣则叫作“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④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A.②③④①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5.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到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D. 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2.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⑧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不能没有家
梁衡
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②一是绝对的负责。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当然,人总得从家庭教育升到学校教育阶段,但绝不能缺少家庭教育。(B)
④其实,家庭给人的温暖和关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还不止于孩童阶段,它将一直伴随人的终生。表现为夫妻间、兄弟姐妹间、子女与老人间的坦诚指错、交流、开导、帮助等,这都是任何社会集体所办不到的。(C)我们细想一下,一个人成家之后在亲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点,得到了多少鼓励,学到了多少东西。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继续教育机构,但常忽略了这个终身家庭教育机构。一个独身的人或寄人篱下的人将失去多少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⑤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家庭这个细胞它将无缘发展。虽然,曾有志士仁人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但那是特殊情况,甘愿牺牲小家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个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牺牲前在其著名的《与妻书》中说:“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赵一曼烈士对儿子说:“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祖国而牺牲的。”乱世舍小家是为救国家;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恩格斯说家庭就像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当年林则徐说,烟若不禁,政府将无可充之银,无可征之丁。现在如果都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社会,国家将无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会要增加多少本该可以在家庭圈子里消化的矛盾。《西厢记》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我则为天下计,愿情缘血缘总相续,小家大家皆欢喜。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
B.人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C.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盛世则要思和小家而固大家。
【小题2】(小题2)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一句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
B.第②③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
C.第④段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补充论述,与②③段构成因果关系。
D.第⑤段加点的“最基本”一词删掉后,不影响观点的准确表述。
【小题3】(小题3)下列事实论据放在原文中哪一处最恰当
球王贝利少年吸烟时,被父亲发现,但父亲没打骂孩子,而是好朋友间谈话似的,向儿子解释如果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的道理,然后让他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直到许多年后,贝利向人反省说,当时要是父亲狠狠打骂他,可能会激起他的反抗。由此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尊重和开导,对于他的成长,以及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4.名著阅读(共1题)

8.
(2016年中考广西桂林卷)课外阅读积累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叙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手或自己的鼻尖。”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人物)。

5.作文(共1题)

9.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