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 |
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 |
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 |
D.他整个过程用时18s,指的是时间间隔 |
2.
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女士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没超速呀” |
B.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是否超速.这里测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
C.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
D.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它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变小 |
3.
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v-t图像如图所示( )


A.在0~1s内做曲线运动 |
B.在1~2s内速度方向向左 |
C.在2s末离出发点最远 |
D.在1~2s和2~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4.
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车辆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为340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

A. 30m/s B. 20m/s C. 10m/s D. 无法确定

A. 30m/s B. 20m/s C. 10m/s D. 无法确定
5.
如油画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 |
B.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
C.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D.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 |
6.
东阳中学教学楼之间种着好几棵橙子树,每当橙子成熟的时候,很多同学看了都会流口水.一般橙子树高在二个正常成年人身高左右,当橙子树顶部有一个成熟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碰撞.试估算橙子落地的速度约为
A.7m/s |
B.8m/s |
C.9m/s |
D.10m/s |
7.
在地球物理学领域有一种测g值的方法叫“差值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一小球又落到O点的时间为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
.测得
、
和
,可求得g等于





A.![]() | B.![]() | C.![]() | D.![]() |
8.
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 |
B.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 |
C.由于足球的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 |
D.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 |
9.
如图,用两根细线AC、BD静止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薄板的重心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的交点 |
B.AC的拉力大于BD的拉力 |
C.剪断BD,因为惯性薄板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一直静止 |
D.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 |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
B.支持力大小为(m+M)g |
C.支持力大小为(M+m)g+Fsinθ |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
12.
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球B的质量为m,则

A. A球的质量为
B. 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
C. 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D. 细绳的张力大小为

A. A球的质量为

B. 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
C. 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D. 细绳的张力大小为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木块1和2、2和3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1、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3和水平面之间无摩擦力.现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块3,当三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间的距离为(木块大小不计)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1题)
15.
剪式千斤顶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换胎的时候.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2.0×104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4N |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4N |
C.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
D.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
3.解答题- (共2题)
16.
甬金高速东阳出口收费站增设了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道,汽车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0=20m/s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在靠近收费站时需要提前减速:如果过ETC通道,在收费站中心线前d=10m处减速至v=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加速至v0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在中心线处速度减至零,经过△t=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0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均为匀变速,且加速度大小均为a=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刚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2)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总位移大小;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刚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
(2)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总位移大小;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17.
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倾角为37°,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当弹簧拉长至14 cm时,物体恰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至12 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将弹簧拉长至多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当弹簧拉长至14 cm时,物体恰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拉长至12 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将弹簧拉长至多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4.实验题- (共2题)
18.
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
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
(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根据纸带上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
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
(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根据纸带上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