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2014年10月8日晚6时,红月亮现身夜空,月亮由盈变亏再变盈,完成了一次完美月全食,整个月全食过程约2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日晚6时”是时间间隔 |
B.“约2小时”是时刻 |
C.研究月全食时,可以把月亮当做质点 |
D.研究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可以把月球当做质点 |
2.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t=0时刻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t2时刻a车在b车前方,由图可知( )


A.a车与b车一定相遇一次 |
B.在t2时刻b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
C.t1到t2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
D.在0~t3时间内,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3.
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 |
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 |
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 |
D.货物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6题)
6.
有以下几种情景:①轿车在十字路口转弯,轿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②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③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卡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④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下列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大小可以看做瞬时速度的大小 |
B.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
C.卡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
D.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
7.
初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的水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在水平力变化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为( )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 |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8.
如图所示,一细绳跨过一轻质定滑轮(不计细绳和滑轮质量,不计滑轮与轴之间摩擦),绳的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A,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M>m)的物体B,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如果用力F代替物体B,使物体A产生的加速度为a2,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如果a1=a2,则F<Mg |
B.如果F=Mg,则a1<a2 |
C.如果a1=a2,则F=Mg |
D.如果![]() |
9.
物体A做平抛运动,以物体被抛出的位置为原点O,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沿两坐标轴分别放置两个光屏。两束平行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在两个光屏上分别留下物体的两个“影子”的坐标分别为x、y,则图中两个影子的坐标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置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上,并能沿大圆环自由滑动.当大圆环绕一个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以角速度ω转动,小环相对大圆环静止时( )


A.小环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可能等于ω2R |
B.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可能小于mg |
C.小环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能等于mg |
D.小环所处的位置距离大圆环最低点的高度不可能大于R |
11.
根据《日经新闻》的报道,日本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前使“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并且投入运营。高度详细的3D地图技术能够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大量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汽车内部的机器学习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执行不同的指令。如下图所示为一段公路拐弯处的3D地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收到的指令应让车速小一点,防止汽车作离心运动而发生侧翻
C. 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内(东)高外(西)低
D. 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外(西)高内(东)低

A. 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收到的指令应让车速小一点,防止汽车作离心运动而发生侧翻
C. 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内(东)高外(西)低
D. 如果弯道是倾斜的,3D地图上应标出外(西)高内(东)低
4.解答题- (共3题)
12.
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为第1s内位移的9倍。(取g="10" m/s2)求:
(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
(2)物体下落的总时间;
(3)塔高H。
(1)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
(2)物体下落的总时间;
(3)塔高H。
13.
如图所示,在风筝比赛现场,某段时间内小赛手和风筝均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风筝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风筝的质量为m=1kg,轻质细线中的张力为FT=10 N,该同学的质量为M=29 kg (风对风筝的作用力认为与风筝垂直,g取10 m/s2)求:

(1)风对风筝的作用力的大小;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3)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风对风筝的作用力的大小;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3)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4.
如图所示,平台上的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地进入光滑的BC斜面,经C点进入粗糙平面CD时速率不变,最后进入悬挂在O点并与水平面等高的弧形轻质筐内。已知小球质量为
=0.2kg,A、B两点高度差h=0.2m,BC斜面高2h,倾角
,悬挂弧筐的轻绳长为3h,CD段动摩擦因数为0.2,CD段长为1m,小球看成质点,轻质筐的质量忽略不计,弧形轻质筐的大小远小于悬线长度,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

(1)B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运动至C点的速度
大小;
(3)小球进入轻质筐后瞬间,绳子的拉力
的大小。



(1)B点与抛出点A的水平距离x;
(2)小球运动至C点的速度

(3)小球进入轻质筐后瞬间,绳子的拉力

5.实验题- (共3题)
15.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之处: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结点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N的方向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则两弹簧秤读数_______
A.M的读数增大,N的读数减小
B.M的读数减小,N的读数减小
C.M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N的读数一直减小
D.M的读数一直减小,N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之处: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结点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N的方向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则两弹簧秤读数_______
A.M的读数增大,N的读数减小
B.M的读数减小,N的读数减小
C.M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N的读数一直减小
D.M的读数一直减小,N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16.
某班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甲学生将实验装置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他的装置图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
(2)乙同学关于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提出以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哪个?________
(3)丙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图中的哪个表示?________(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4)丁同学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他所得到的某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打下这条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 m/s;

(1)甲学生将实验装置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他的装置图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
(2)乙同学关于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提出以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哪个?________
A.应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
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根据公式![]() |
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 |
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 |

(4)丁同学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他所得到的某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打下这条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