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 |
C.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D.物体速度的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
2.
我们知道,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
A.速度 | B.位移 | C.速度的改变量 | D.加速度 |
3.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立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其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
①运用数学推理;
②通过实验对推理进行验证;
③对现象的一般观察,发现问题;
④提出猜想;
⑤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⑥最后把结论,推广应用
①运用数学推理;
②通过实验对推理进行验证;
③对现象的一般观察,发现问题;
④提出猜想;
⑤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⑥最后把结论,推广应用
A.④②③①⑤⑥ | B.③④①⑤②⑥ |
C.③④①②⑤⑥ | D.④③①②⑤⑥ |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时刻,则从图像可以看出( )


A.甲比乙后出发 |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 |
C.在![]() |
D.甲始终比乙运动慢 |
6.
下面关于力、重力、重心、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几何中心上 |
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位置不变化 |
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一定不相同 |
7.
如图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


A.60 N | B.40 N | C.20 N | D.10 N |
8.
通江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一某同学在学了摩擦力知识后,体验了一次摩擦力实验:他两手用力地夹起一摞书保持静止,他逐渐增加书的本数,直到书落地。设每只手对书施加的水平压力F=220N不变,若每本书的质量均为0.9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4,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
=0.3,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2。则该同学最多能夹住( )本书。


A.9本 | B.14本 | C.16本 | D.19本 |
2.多选题- (共4题)
9.
某物体从A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 末和第5 s 末离A点距离最远 |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A |
D.物体在1 s末、3 s末、5 s末速度方向改变 |
10.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
,甲从
高处自由下落,乙从
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
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
C.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
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
1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解答题- (共3题)
13.
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在达到收费站前,司机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20m/s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m/s2,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s,启动时加速度为1m/s2。求:
(1)司机刹车时小轿车离收费站的距离。
(2)司机刹车所用时间以及缴费后启动加速所用时间。
(3)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1)司机刹车时小轿车离收费站的距离。
(2)司机刹车所用时间以及缴费后启动加速所用时间。
(3)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15.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从A点向B点做速度V1=2.0m/s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m/s2)

(1)求水平力F的大小;
(2)当木箱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到达斜面底端C时速度大小为v2=1m/s,求木箱从B到C的位移x和时间t;
(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C后冲上斜面,最后在斜面给木箱一个水平向右的16N推力,木箱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7°,且斜面一直保持不动,求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求水平力F的大小;
(2)当木箱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到达斜面底端C时速度大小为v2=1m/s,求木箱从B到C的位移x和时间t;
(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C后冲上斜面,最后在斜面给木箱一个水平向右的16N推力,木箱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7°,且斜面一直保持不动,求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4.实验题- (共2题)
16.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在纸袋上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

(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______Hz;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变速”或“非匀变速”)
(3)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AF段位移的大小为______cm;(两个结果分别保留2位有效数字和4位有效数字)
(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______Hz;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变速”或“非匀变速”)
(3)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AF段位移的大小为______cm;(两个结果分别保留2位有效数字和4位有效数字)
(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