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一中、省句中、扬中、镇中、省溧中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单选题(共5题)

1.
一铁块m被竖直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对铁块同时施加了两个力的作用
B.黑板对铁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2.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竖直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仍落回原地,这是因为  ( )
A.人起跳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下落后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
B.人起跳时地板给了他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具有了一个向前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随车一起运动
C.起跳前人和车具有共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起跳过程中只改变了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人在空中具有和火车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
D.从起跳到落回地板的过程中,人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外力作用,以维持与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
3.
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3m、2m.B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BC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4.
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 B. C. D.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k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N
B.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力的单位是N,则采用cm、kg、s为基本单位
C.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一个导出单位

2.多选题(共4题)

6.
物体的加速度有两个表达式,关于这两个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B.前一式表示a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后式表明a由F与m决定的
C.两式均为矢量式,前一式中a与Δv方向相同,后一式中a与F方向相同
D.两式均为矢量式,但a、F、Δv的方向一定相同
7.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A.0~时刻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C.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D.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8.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合力的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D.一旦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为零,其运动也就逐渐停止了
9.
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5Ng=10m/s2.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3.解答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取10m/s2

1. 求推力F的大小;
2. 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撤去推力F后箱子还能滑行多远停下来?
11.
如图所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 m,另一台倾斜,其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v0=5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一袋质量为10 kg的大米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到达B端后,米袋继续沿倾斜的CD部分运动,不计米袋在BC处的能量损失。已知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10 m/s2,cos 37°=0.8,求:

(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米袋能否运动到D端?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最小速度为多大?

4.实验题(共2题)

12.
在探究力合成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 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
13.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上图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但他的装置图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
    
    
(2)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拉力的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称出盘及砝码质量m、小车质量M,用a=mg/M求出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为了验证猜想,请在坐标系中作出最能直观反映a与m之间关系的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小车加速度a/ms-2
0.77
0.38
0.25
0.19
0.16
小车质量m/kg
0.20
0.40
0.60
0.80
1.0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