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46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单选题(共11题)

1.
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不断增大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且不为零
D.任意时刻速度的变化率相同
2.
2013年6月11日17点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  
A.“17点38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故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cm,再将重物向下拉1cm,然后放手,则在释放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g=10m/s2)( )
A.2.5m/s2    B.7.5m/s2    C.10m/s2    D.12.5m/s2
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移-时间(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的起点,则(  )
A.甲追上乙时,甲运动的速度比乙的小
B.甲、乙是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
C.甲在中途停止过运动,最后甲还是追上了乙
D.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5.
杂技演员每隔相等时间向上抛一小球,若每个小球上升高度都是1.25米,他一共有4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表演下去,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g取10 m/s2)(  )
A.s
B.s
C. s
D.s
6.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 m/s2
B.0~2 s内的位移是为1 m
C.2末的速度是 4 m/s
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7.
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0.4 N/mB.4 N/mC.40 N/mD.400 N/m
8.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8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
B.当木块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8 N
C.当水平拉力F=20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 N
D.将水平拉力F撤去,木块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9.
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f1F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f1F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f1向后,Ff2向后
B.Ff1向前,Ff2向前
C.Ff1向前,Ff2向后
D.Ff1向后,Ff2向前
10.
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此过程中
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D.人被向上“托起”时处于失重状态
11.
物体A1、A2和B1、B2的质量均为m, 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B1、B2用轻弹簧连接,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突然迅速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在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所受合外力分别为FA1和FA2,B1、B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B1和FB2,则()
A.FA1=0,FA2=2mg,FB1=0,FB2=2mg
B.FA1=mg,FA2=mg,FB1=0,FB2=2mg
C.FA1=0,FA2=2mg,FB1=mg,FB2=mg
D.FA1=mg,FA2=2mg,FB1=mg,FB2=mg

2.选择题(共4题)

12.

It was ______ fine weather that they ________ went swimming. 

13.小兔子想拔图上所有的萝卜,又不想走重复的路,它该怎么走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

14.小兔子想拔图上所有的萝卜,又不想走重复的路,它该怎么走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

15.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会,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多选题(共6题)

16.
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所示,则(   )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相同
B.小球开始下落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17.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平均速度为20 m/s,BC段平均速度为30 m/s,则可求得(  )
A.A点速度vA
B.C点速度vc
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8.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断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B.a的斜率比b的大,由此判断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截距比b的小,由此判断a的原长比b的小
D.由图象获得的信息表明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9.
如图所示,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作加速运动,关于人受的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为零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支持力等于重力D.支持力大于重力
20.
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小车也可以不受摩擦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21.
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加速上升B.减速上升C.加速下降D.减速下降

4.解答题(共5题)

22.
一滑块在水平面上以10 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求:
(1)滑块3 s时的速度;
(2)滑块10 s时的速度及位移.
23.
近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的距离,如车速为80km/h,就应与前车保持80m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大小v0=90km/h的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t=0.5s(反应时间内车被视为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a1=5m/s2,求:
(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90m是否可行?
(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a2=4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v1=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t′=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
24.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转,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长L=2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块从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时间?
(2)滑块相对传送带滑行的位移?
25.
(18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26.
一水平传送带以4 m/s的速度逆时针传送,水平部分长L="6" m,其左端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足够长,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右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g="10" m/s2

求:
(1)物块第一次与传送带共速时物块的位移x
(2)物块从放到传送带上到第一次滑回传送带最远端所用的时间。

5.实验题(共5题)

27.
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
(2)打第四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1=__m/s.
28.
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进行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相同,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___m/s,v4=0.18 m/s,v5=________m/s.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_______(保留描点痕迹);根据图象可求出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
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m图象和a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由a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0.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将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把滑块通过细绳与带夹的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下夹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匀速运动.
(2)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其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A,B,C,D,E是纸带上五个计数点.
①图乙中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若重锤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加速下滑受到的合力为    
③某同学在保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滑块所受合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丁所示,则滑块的质量为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1.
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要使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________.

(2)如图抬高长木板的左端,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乙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和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0,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得到的F的图线如图所示.

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0.80 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34 kg,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则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测得的图线斜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