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这意味着( )
A.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4倍 |
B.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4m/s |
C.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4 m/s |
D.该物体在任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4 m/s |
2.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1s时甲和乙相遇 |
B.2s时甲的速度方向反向 |
C.2-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D.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
3.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
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不能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
4.
如图所示,某个物体在F1、F2、F3、F4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 | B.![]() | C.F4 | D.![]() |
5.
水平桌面上覆盖有玻璃板,玻璃板上面放置一木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的弹性形变要恢复造成的 |
B.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弹力 |
C.木块的重力就是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 |
D.木块对玻璃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是一对平衡力 |
6.
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的作用,则下图中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 )
A.![]() | B.![]() |
C.![]() | D.![]() |
7.
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如图所示,菜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横截面顶角较小,后部的顶角较大,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8.
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t=2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0 |
B.第3s内质点做匀加速运动 |
C.t=2s与t=4s时质点处于同一位置 |
D.t=4s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
2.选择题- (共1题)
9.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2+)变为棕黄色(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3.多选题- (共6题)
10.
一颗子弹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固定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子弹在各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3∶2∶1 |
B.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时间相等,则三木板厚度之比为5∶3∶1 |
C.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1∶1∶1 |
D.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木板时间之比为(![]() ![]() ![]() |
11.
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5倍,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
12.
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必大于分力 |
B.一个力可能分解为两个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力 |
C.两分力大小不变,其合力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
D.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
13.
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汽车,已知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现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分别放在平板小车甲乙上;如图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甲、乙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前,乙车相对地面向前进 |
B.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前,甲车相对地面向后退 |
C.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后,甲车相对地面向前进 |
D.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后,乙车相对地面向后退 |
14.
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
B.细绳一定对小球没有拉力的作用 |
C.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
D.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没有弹力的作用 |
15.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
B.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 |
C.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 |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
4.解答题- (共3题)
16.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用绳连接的竖直空管,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2m/s2,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
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

(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小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空管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2)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小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空管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2)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
17.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直轨道上向右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 m/s,乙车的速度为v2=12 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 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 m/s2的加速度刹车,6 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 m/s2。求:
(1)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及对应的时刻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
(1)从两车刹车开始计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及对应的时刻
(3)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
18.
如图所示,物体m1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与物体m2相连,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2=2kg,m3=3kg,m2与m3间动摩擦因数μ1=0.6,m3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0.2,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三段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8N。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求:
(1)若m1=1k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为使整个装置保持图示结构不变,物体m1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若m1=1k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为使整个装置保持图示结构不变,物体m1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9.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

①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_____s.
② 3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

①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_____s.
② 3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图像出现曲线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___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图像出现曲线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___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