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诚挚(zhì)刊载(zǎi)点缀(zhuì) |
B.碧波(bō)翘首(qiáo)急躁(zào) |
C.驯良(xùn)胚胎(pēi)创造(chuàng) |
D.炫耀(xuàn) 字帖(tiè)嗤笑(cī) |
A.雪片洋洋洒洒,穿过树林,滑落地面,大地瞬间就白了一片,行人也都变成了雪人。 |
B.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技术只能事倍功半。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B.我无时无刻都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
C.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
D.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
A.《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笛福,作品以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 |
C.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又正直热诚的藤野先生的怀念。 |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
2.句子默写- (共1题)
⑴征蓬出汉塞, 。
⑵巴东三峡巫峡长, 。
⑶念无与为乐者, 。
⑷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⑹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⑺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
⑻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⑼万里赴戎机, 。
⑽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⑾《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要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由此,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长多高。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有人从纯物理角度来判断: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毫升(立方厘米)。人的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所以上限是7米。
④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同样是按照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之比衡量,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将按平方数增加,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
⑤以长颈鹿为例,成年雌鹿的平均身高可达4.26米,雄鹿平均高达4.57—5.18米。它们的心脏到头部的距离为2.5—3米,因此,心脏必须要有较大的压迫力量才能维持头部供血。通常长颈鹿的血压能达到300—35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血压是80—120毫米汞柱,前者是后者的3倍。长颈鹿为了产生足够的血压供血,便首先要求有一个大大的心脏,其心脏直径有半米以上,平均重量达11千克,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脑袋。
⑥显然,如果人的身高要达到如此高度,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也可能只能像长颈鹿那么笨拙。这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不是人所想要的理想高度。而且,当人的身高如此发展时,人类也会千方百计来阻止这样的进化。
⑦另外,人的身高当然与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而且,在不同的人种中,遗传的作用有高有低。在英裔美国人群中,约80%的身高差异与遗传有关;而在西非和芬兰人群中,遗传因素在身高中所占比重也都接近60%。另外,环境因素不仅与遗传因素一起作用于身高,还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例如,最著名的决定身高的基因是ZBTB38,其蛋白产物能够通过与甲基化的DNA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翻译、转录。这证明了环境因素也可通过改变遗传机制影响身高。
⑧所以,人的身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双重或多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在可以想象的将来,即便是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也不会超过2.5米。
⑨另一方面,中国许多长寿之乡人们的身高也说明,人类的身高是以矮小为好。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米,女性平均身高1.4米。
⑩因为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一个进化的例子可从反面说明问题。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
⑪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米不无道理。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8期,有改动)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一下为什么身材矮小的人容易长寿。
【小题3】第⑨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①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解释“勉为其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写出“左右”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2014年的统计可知,目前为止世界上身高最高的人是一个何兰人。 |
B.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按立方数增加,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 |
C.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这一点可以说明个子矮比较长寿。 |
D.事实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基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 |
4.语言表达- (共2题)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