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卷)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8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单选题(共6题)

1.
8月19日,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国选手柳雅欣发挥出色,后来居上以2分07秒65夺冠(国际标准游泳池长5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柳雅欣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柳雅欣看成质点
B.在游泳过程中,以游泳池里的水为参考系,柳雅欣是静止的
C.柳雅欣200米自由泳的平均速度约为1.57 m/s
D.“2分07秒65”指的是时间间隔
2.
一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mB.6.0mC.3.6mD.10.8m
3.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第2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C.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D.前4s内,在第4s末时离出发点最远
4.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相互的弹力作用,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B.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C.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D.地球上的物体一离开地面就不受到重力作用。
5.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 200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当依次用 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0、0、40N
B.15N、30N、40N
C.15N、30N、80N
D.15N、40N、40N
6.
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3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A.90mB.48mC.12.5mD.12m

2.多选题(共2题)

7.
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 12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2 倍,下滑的总时间为 3s,那么该消防队员(   )
A.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为 2:1
B.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4
C.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8 m/s
D.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的时间之比为 1:2
8.
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
B.AB两车相遇时速度相同
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
D.A车追上B车后,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

3.解答题(共2题)

9.
某日雾霾天气,司机王师傅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以匀速行驶v=72km/h,突然发现前方路中间有一静止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司机立即刹车,制动加速度为5m/s2,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求:(1)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
(2)为了不撞上障碍物,刹车时距前方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10.
小明课外研究性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到达离地面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和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4.实验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g,方法是让“工”字形金属片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工”字形金属片上下两块挡光片 A、B 足够窄,宽度均为 D,挡光时间及两次开始挡光时间间隔均由跟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下来。若下挡光片 B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上挡光片 A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2,从下挡光片 B 开始挡光到上挡光片 A 开始挡光的时间间隔为t3,则“工”字形金属片进入光电门时的速度v1=_____,离开光电门时的速度v2=_____,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_____。
1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
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1)合理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的纸带上,舍去前面较为密集的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如图所示。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3)打下A点时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