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75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0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从A点开始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4s。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横纵坐标轴的每格长度均为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机器人在平面内从A点沿曲线运动到E点的轨迹时,不能把机器人视为质点
B. 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贴近机器人在A点的瞬时速度
C. 若机器人沿ABC运动后又原路返回,其位移为零,但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不为零
D. 机器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等于AB段的弧长
2.
如图所示,t=0时刻,一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向上冲,经过B点后返回。现把每隔1s物体到A点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1
2
3
4
5
6
X/m
0
10
16
18
16
10
0
 

A. 第3s末物体的加速度反向
B.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第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
D. 从第1s末到第5s末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
3.
假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一重物,测得下落过程中前3s内重物的位移为18m,后3s内重物的位移为4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2
B. 物体下落的时间为6s
C. 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相邻2s内的位移之差为8m
D. 重物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4.
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让一小球竖直上抛,测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继续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时间为t2.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5.
如图所示的虚线、实线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运动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
B. 在0到t3时间内,甲车和乙车共相遇3次
C. 在0到t1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 从t2时刻起甲车做曲线运动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内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末速度方向改变
B. 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和第2s内的位移相同
C. 物体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和第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 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和第2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7.
某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的a-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s末小车的速度最大
B. 1s末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C. 2s末小车的速度为4m/s
D. a-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小车的位移

2.多选题(共3题)

8.
物理兴趣小组的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得出某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与时间的关系式为,由此关系式可得(  )
A. 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B. 物体的初速度为6m/s
C. 3s末物体的速度为18m/s
D. 前5s内物体的位移为130m
9.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最初的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4: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三段的位移之比为32:42:52
B. 这三段的位移之比为25:56:63
C. 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4:5
D. 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14:21
10.
如图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位置(图中未画出)。从时刻开始,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做直线运动,图2为其速率平方和坐标位置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从时刻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 物块在的位置时,速率为
C. 物块从的位置运动到的位置,所用的时间为2s
D. 在经过位置之后,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解答题(共4题)

11.
假设某型号货车的紧急制动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中两种紧急制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设图线1对应的加速度大小为,图线2对应的加速度大小为。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该型号货车正在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发现正前方=20m处有一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驾驶员立即制动(不考虑反应时间)。

(1)求的大小。
(2)若货车以加速度为制动,货车与自行车是否相撞。若不相撞,求货车与自行车间的最短距离;若相撞,求相撞时货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
12.
如图所示,甲车自A向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经过C点时,速度为2;乙车自B向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经过C点时,速度为。现甲、乙两车分别以、2的加速度自A、B两点由初速度为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相向而行,求两车何时相遇。
13.
一物体自空中的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4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14.
李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国歌声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五星红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已知红旗从离地面1.5m处开始升起,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6s,李华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开始升旗时的加速度大小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求:
(1)红旗向上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和匀速运动的时间。
(2)旗杆的高度。

4.实验题(共2题)

15.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再现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他在标有刻度的斜面底端固定一个光电门,让一个小球从斜面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用刻度尺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读出释放处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x,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光电门挡光的时间为Δt

(1)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2)改变小球释放位置,取3次实验数据,分别用对应的下标1、2、3表示,算出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下列选项中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
A. B. C. D.
(3)当用图象法求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时,为了方便处理数据,若纵坐标的物理量是释放处与光电门的距离x,横坐标的物理量可以是________。
A.t2 B.t C.    D.
16.
某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99cm、=2.20cm、=2.41cm、=2.60cm、=2.81cm、=3.00cm。

(1)根据纸带信息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上述方法算出其他计数点的速度分别为=0.21=0.23=0.25=0.29,则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小车运动的图像。
(3)由所作的图像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计数点O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