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褴褛(lǚ )生意盎(àng)然 |
B.隽(juàn)永鸢(yuān)飞戾 |
C.峻(jùn)工觥(guāng) 筹交错 |
D.尴(gān)尬万壑(hè)藏云 |
2.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孙悟空是花果山灵石孕育而成,拜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武器是金箍棒。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
B.唐僧师徒行至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马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悟空先后与三妖道斗法,比赛坐禅,隔板猜物,赌砍头,剖腹,下油锅,由于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被诛灭,现出原形,国王才知道上当。 |
C.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
D.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后,主动去县衙自首,被发配孟州。在那结识了金眼彪施恩,醉打蒋门神,怒夺回快活林酒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根据课文默写。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诗经· 》)
⑦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诗经· 》)
⑦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现代文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赵强
①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
②标签化现象早已有之,如今尤甚。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需要。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抬头,加剧了人们的标签化思维。
③标签化思维日积月累地形成,又潜移默化地释放。当你路遇老人摔倒,纠结于“扶还是不扶”时;当你仅仅看到小贩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时,无形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④标签化思维的要害,是盲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陷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官员都是腐败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在各种标签的暗示和诱导下,人们越来越下意识地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
⑤标签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的实质性戕害,更应引起注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古训成为被人嘲弄的迂腐劝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成了不少人的处世哲学。长此以往,那些服膺多年的道德认知将被一点点蚕食,优良传统将被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思想共识将被一点点撕裂。不少人在一番标签式声讨之后,顺带着就要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自我矮化、自我否定的论调和情绪也在蔓延。可见,对“标签化思维”的担忧绝非危言耸听。
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追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标签化思维构建的语境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为是否施以援手而纠结;当面对丑恶现象时,我们会为要不要出面制止而犹豫。但是,不管最终是否诉诸行动,这种纠结已经表明,心底深处总有一种力量把我们向善的一面拉扯。
⑦这是传统文化常年滋养的结果,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本真。在标签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获得安宁与力量。
【小题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小题2】“标签化思维”有哪些危害?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赵强
①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
②标签化现象早已有之,如今尤甚。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眼球经济”需要。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抬头,加剧了人们的标签化思维。
③标签化思维日积月累地形成,又潜移默化地释放。当你路遇老人摔倒,纠结于“扶还是不扶”时;当你仅仅看到小贩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时,无形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④标签化思维的要害,是盲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陷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官员都是腐败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在各种标签的暗示和诱导下,人们越来越下意识地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
⑤标签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的实质性戕害,更应引起注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古训成为被人嘲弄的迂腐劝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成了不少人的处世哲学。长此以往,那些服膺多年的道德认知将被一点点蚕食,优良传统将被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思想共识将被一点点撕裂。不少人在一番标签式声讨之后,顺带着就要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自我矮化、自我否定的论调和情绪也在蔓延。可见,对“标签化思维”的担忧绝非危言耸听。
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追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标签化思维构建的语境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为是否施以援手而纠结;当面对丑恶现象时,我们会为要不要出面制止而犹豫。但是,不管最终是否诉诸行动,这种纠结已经表明,心底深处总有一种力量把我们向善的一面拉扯。
⑦这是传统文化常年滋养的结果,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本真。在标签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获得安宁与力量。
【小题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小题2】“标签化思维”有哪些危害?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名著阅读- (共1题)
5.
(题文)简答题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A。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A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A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只见A走到树前,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左手抱住上截,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选文中的A是 (人名),该好汉的绰号是 ,请写出有关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A。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A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A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只见A走到树前,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左手抱住上截,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选文中的A是 (人名),该好汉的绰号是 ,请写出有关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
5.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