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6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8

1.单选题(共7题)

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5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5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5m/s
2.
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
A.2πR,2πR
B.0,2πR
C.2πR,0
D.0,0
3.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
4.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前4 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物体在前2 s内做减速运动D.t=2 s时的速度、加速度都为零
5.
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分别为3 m和2 m,那么从2 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
A.1.5 mB.1.25 mC.1.125 mD.1 m
6.
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B.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C.赤道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D.某地的重力加速度是9.79m/s2,则此地做是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毎秒增加9.79m/s
7.
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多选题(共3题)

8.
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 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 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最大
D.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9.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则:
A.若F一定,θ大时N
B.若F一定,θ小时N
C.若θ一定,F大时N
D.若θ一定,F小时N
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在不同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受地面的弹力最小
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小
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大

3.解答题(共4题)

11.
某同学将一个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从抛出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多长时间?
(2)物体抛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12.
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2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通过40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10s末所通过的位移。
13.
如图所示,质量m1=40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拉力大小;
(2)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14.
一质量为5kg的滑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g取10m/s2,问: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开始运动后5秒末的速度大小。
(3)滑块在力F作用下经5s,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4.实验题(共2题)

15.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在______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在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装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的质量为 M。
(1)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由此可知,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 a 和质量 M、合外力 F 的关系,应用了______________法的科学方法;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 a 和拉力 F 关系,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
(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 a﹣F 图象,如图 3 所示,则图中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此图线的末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