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936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8

1.单选题(共7题)

1.
2018年12月28日11时07分,第三家国产大飞机C919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历经1小时38分钟的飞行,于12时45分平稳返回浦东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时07分指的是时刻
B.1小时38分钟指的是时间
C.飞机飞行的路径总长度等于飞机位移的大小
D.飞机在空中某位置的运动快慢用瞬时速度表示
2.
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x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运动B.甲、乙两质点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质点在第2s末相遇D.前4s内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
3.
大小分别为30N和20N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  )
A.5NB.12NC.32ND.50N
4.
在力的分解中,已知合力F=4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则当另一分力F2取最小值时,分力F1的大小为(已知sin37°=0.6,cos37°=0.8)(  )
A.24NB.30NC.32ND.50N
5.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和F2都减小B.F1减小,F2增大
C.F1增大,F2减小D.F1和F2都增大
6.
下列哪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kg、m、km/hB.m、s、kgC.m、N、kgD.N、g、m/s2
7.
如图,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用火箭沿竖直方向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火箭运动的位移不变
B.火箭所受的合力为零
C.分别以火箭和地面为参考系,探测器都是运动的
D.研究火箭的上升速度时,可以将火箭看成质点

2.多选题(共3题)

8.
一个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10t﹣2t2(其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  )
A.该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C.该物体在5s内发生的位移为0
D.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2.5s
9.
如图,甲、乙两质点同时从离地高度为2H和H的位置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2倍,则(  )
A.甲落地的时间是乙落地时间的2倍
B.甲落地时的速率是乙落地时速率的
C.甲、乙落地之前,二者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
D.甲、乙落地之前,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0.
如图,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00N。某段时间电梯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 g取10 m/s2,则这段时间内
A.若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B.若电梯向上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
C.若电梯向下加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D.若电梯向下减速运动,则体重计的示数为450N

3.填空题(共4题)

1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电源的_____仪器.
12.
某小组进行水火箭的发射实验,如图,水火箭以15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后沿竖直线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水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____m,从水火箭开始发射到落回地面所需的时间为_____s。
13.
一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以刚开始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第1s内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前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4.
如图,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中有一竖直立杆,一质量为m的小虫(图中用圆代替)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沿立杆匀加速向上爬,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虫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立杆对小虫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

4.解答题(共3题)

15.
2018年10月,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我市成功举行。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某队员在中线处将足球沿直线向前踢出。此后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足球的初速度为12m/s,1s末速度变为10m/s。求:
(1)足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大小。
16.
客机的紧急出口处有一个狭长的气囊,发生意外时气囊可以自动充气,生成一条连接出口和地面的斜面。乘客在气囊上的滑行可以简化成以下模型:如图,固定斜面AC的倾角θ=37°,AC的长L=9m,质量m=50kg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从A滑行到C所用的时间。
17.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0.2kg的长木板,另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以v0 =2.4m/s的水平初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此时开始计时).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重力加速度g =10m/s2.

(1)若长木板长L=0.7m且固定在水平面上,求小滑块从长木板上滑离时的速度大小;
(2)若长木板足够长且不固定,则经过多长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的速度相等?求此时间内小滑块运动的位移大小?

5.实验题(共3题)

1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2. 86cm、6. 21cm和10. 06cm,则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该同学根据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图中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 
A.实验中没有对小车平衡摩擦力
B.在对小车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太大
C.在对小车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太小
D.实验中没有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纸带打点计时器
19.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 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那么图乙中的FF’的两个力中,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0.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下端分别挂1个、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若该同学以弹簧的长度为横坐标,以所挂钩码的重力G为纵坐标建立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