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扬州邗江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36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臣(nìng)怪(pì)裂(jūn)不(xì)之舟
B.纠(gé)牌(fāng)翩(xiān)半身不(suí)
C.(léi)鼓琐(xuè)匀(chèng)断壁残 (yuán)
D.痛(chì)泥(zhào)(zhuó)落自怨自(ài)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桃花的大量盛开,瘦西湖进入“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美景时节,前来观赏游览的游客不绝如缕
B.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吸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D.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同时又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3.
下列句子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门和窗,设计和功夫是上品。
B.我市名为“城市书房”的第一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广陵新城红帆驿站开放。——我市图书馆在驿站开放。
C.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远近横着几个荒村。
D.我们不应该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我们骄傲自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B.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C.日前,交管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5.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雎》开头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B.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游记散文《绿》,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叙事散文《背影》则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其中“江城子”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密州出猎”和“秋思”都是题目。
D.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2.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
(1)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怀古》)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8)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题文)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①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②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地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但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③“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④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夜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就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⑤“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副陌生而嘶哑的喉咙。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⑥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小题1】(小题1)细读全文第四段,分点概括老人们在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的原因。
【小题2】(小题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但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小题3】(小题3)品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小题4】(小题4)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阳光”是怎么理解的?
8.
(题文)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题。
简单之美
①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如余先生所言,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员都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支撑和引导。简单可以成事,是一道人人可获得的美丽途径。
③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小学时,依稀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画人物肖像,座中的呀呀童子们不知所措。于是老师说,这很简单嘛,人不就是眼睛鼻子嘴。于是在这种简单如新江淡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画,如今忆起,又念之古今中外多少作出美丽图画的艺术家曾受过如此教育呢?简单,延伸开来再铺展过去,其本依旧,灼灼生辉;其华亦明,益张本德。哲学中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探讨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与同一性,如是看似简单的是非题唤醒了人类智慧的繁星闪烁;五行家们撇掉了万物纷繁的外衣,将它们归之于木、火、土、金、水五德;阴阳家们俨然“非黑即白”的阴阳学说,为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千百年来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又经过大量的演算,推演出各类公式定理,为后世人的计数算学简化了不知多少。这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简单”,其中智慧我们至今仍受益非浅。
④简单还是一种洒脱的德行。在竹林中,在空山里,没有翻山越岭的赶路急促,也没有伐竹樵木的营生喧嚣,有的只是琴中的啸声、寺中的木鱼声、泉水的潺潺声。月光在石上漾远,今天的我们难以知道当年王维是否是一箪食一瓢饮、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悠然神仙,也不知道他可曾效法先人种豆荷锄、带露披星,只知那一篇“竹喧归浣女”引得不知多少人心向往之。时人常叹“回不去的”,且得月明星稀,大浪涤去,身前多少名与利,堪与谁人能听?何必自己囿心于程序般的生活中,为外物戚戚,不如把人生当作修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这样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而你只是不愿拨开眉下的霪雨霏霏。
⑤有人说,如君述,我们都去荒山野岭垦一片地,立木建屋,诵读养性,那岂非回到久远的鸡犬桑麻时代?不,简单不是退步,更不会导致人们脱离时代而落后,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当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其实结庐在野境绝非“简单”,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而举行的繁复仪式。真正的简单不拘于外,你可以结庐在人境,也可以经纶世务、鸢飞戾天,只消一个善良的愿望置于膺间,一个简单的想法存在心里,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简单而完美。履过了工业革命与商业文明,人们渐渐由浮躁的奢华转向了低调的简单,近年风行的简约主义不正是在展示简单之美吗?
⑥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简单,并崇尚简单之美。
(选自《青春》,有改动)
【小题1】(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小题2)指出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3】(小题3)通读全文,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概括“简单之美”的内涵。
【小题4】(小题4)文中作者说“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人应当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从简单中得到智慧与快乐。

4.作文(共1题)

9.
“曲径通幽”一词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幽美的地方,“幽”也许就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就源于回转曲折之间。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无法预料的“曲径”,但不管怎样,在经历了“曲径”以后,我们可以观赏到人生的美景,“曲径通幽”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以“曲径通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得套作或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