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拂晓(fú)禀告(bǐng)气冲斗牛(dǒu) |
B.涟漪(yī)呐喊(nà)随声附和(huó) |
C.胆怯(qiè)逞能(chěng)恪尽职守(kè) |
D.嶙峋(lín)发窘(jiǒng)吹毛求疵(cī) |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
C.“扬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水平。 |
A.《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及其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
B.《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
C.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0篇,作者司马迁。 |
2.句子默写- (共1题)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7.默写。
(1)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的名句是: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5)《武陵春》中,李清照吟咏出“ , ”写出愁思之多,愁思之重,成就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3.诗歌鉴赏- (共1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小题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小题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小题1】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小题2】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
【小题3】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