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九年级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3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5

1.句子默写(共1题)

1.
诗文填空。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题八咏楼》)
(5)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王勃送别即将宦游蜀州的朋友杜少府时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赠;杜甫年轻时曾漫游齐鲁大地,“     
    ”一句表达了他神游于泰山之巅,心底激荡的远大抱负;苏轼夜游承天寺,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的感慨。
(6)随着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播,全国掀起了一阵“汉字热”,不少学校也纷纷举办汉字读写类活动,真可谓“          ”。(请选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阅读下面诗歌
【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乙】采桑子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注释】①林子方被调离杭州,往福州任职,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以为然,送别好友时,写下此诗。
【小题1】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美景,在欧阳修《采桑子》中以“  ”、“ 了形象生动的概括。
【小题2】以上一诗一词描绘的都是西湖荷景,但诗人抒发的情感却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情感的异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说“风情”
尹荣方
①有人说国内不少城市和“旅游胜地”有风景而无风情,此语甚妙,不少旅游目的地的弱点、缺点,可谓一语道破。
②风情首先意味着“自然”,呈现的是那里的本来面目,那里人民的真实生活方式。唐人杜荀鹤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这就是“姑苏风情”,这样的有风情有特色具古风的城市,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如“秦淮风月”、“扬州画舫”、“杭州繁华”等。而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更有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什么历史建筑、民俗文物,一律铲除,然后搞假“古城”,假“老街”,假“旧宅”,假“民俗”……赝品充斥,何有风情可言!
③风情还意味着民风、民俗的淳厚,到处是灿烂的笑容,国民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趣善好施,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地方风情万种。我二十余年前曾在某国的一个小城居住,见很多商店将商品如电池、胶卷、日用百货等列于店外,无人看护,顾客挑选好商品,到店内付款即可。据说从未有过失窃之事。人们骑自行车,也不见有上锁的。而民居优雅,花木葱茏,寺庙园林,错落点缀城中,不由从心底感叹小城之美、人情之美。
④反之,现今不少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却充满欺诈、虚假,到处是怀疑的目光,到处是陷阱,今天出现天价鱼,明日冒出假牛肉,火锅放罂粟,霉米被打蜡,人们防护之不及,还会觉得它有风情吗!而你到居民区一看,阳台、窗户、大门全被铁栅栏或不锈钢栅栏罩住,这样的民居,这样的城市面目,你会觉得美吗?
⑤秦少游词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此是水汽之雾,造成景物的朦胧,自是一种美,故诗人每形诸笔墨。庐山、黄山的云雾,风情万种,更是人们憧憬的美景。如果是雾霾,尘埃纷纷,则大煞风景,何来风情!现代社会,一个城市或景点之有风情,要靠碧天白云,水清山绿,此所以人们一到澳洲、欧洲诸国,而啧啧称羡也。我有个大学时的同学,住在西南素以闲适著称的城市,过去这座城市又称为“锦城”,然如今亦苦于雾霾,他曾作《竹枝词》两首描述,其一:愁霾残雾锁成都,料与京城已不殊。美容院里修描罢,花容出户便模糊。其二:霾雾袭来无处逃,呼朋唤友上茶寮。前车才过科华路,回首尘飚磨子桥。雾霾所催生之“诗”,只能是带有苦味的了。
⑥城市或旅游地的风情,多见于诗人的笔下,辛弃疾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柳永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他们哪里将眼中之景看成单纯的客体,只配供我欣赏的!他们诗中表现出的热爱、尊重自然和描写对象以及由之产生的物我一体的感受,历历如在我们的眼前。然则城市、景物之风情亦有赖于人,有赖于欣赏者所具有的特殊之“眼”。而今日一些城市与景点之所以没了风情,大约还与我们失去了特殊之眼有关,我们现在有的是功利观念与作为,自然与城市的景点,成了赚钱的工具,于是天下名胜全被圈起,连到孔庙拜孔、佛寺礼佛也要买门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景点安能不异化!而游客花钱游览,物是物,我是我,又安能如稼轩、太白辈面对景点时的从容入神呢!(选自《新民晚报》,略有改动)
【小题1】“国内不少城市和‘旅游胜地’有风景而无风情”,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小题2】文章第③段介绍某国小城的情况,其目的是什么?
【小题3】你认为自己的家乡有“风情”吗?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30字左右)
【小题4】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作者也认为国内不少城市和“旅游胜地”有风景而无风情,这是不少旅游目的地的弱点、缺点。
B.出现天价鱼、假牛肉、火锅放罂粟、霉米被打蜡等事的城市称不上是风情城市。
C.作者在第⑤段中引用了两首同学的诗,旨在说明雾霾虽大煞风景,但也能催生诗歌。
D.第⑥段中说“城市或旅游地的风情,多见于诗人的笔下”。因为诗人在写诗时,懂得欣赏景色的美,他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达到了毫无功利、物我两忘的境界。

4.名著阅读(共1题)

4.
(题文)名著阅读。
【小题1】(小题1)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A.梁山好汉们“落草”原因各不相同。鲁智深是为给金翠莲父女报仇,失手打死镇关西,随后“落草”;宋江则是因题写反诗而被判死罪,幸得梁山好汉刑场搭救转而上梁山。
B.景阳岗打死猛虎,杀死恶霸西门庆和潘金莲,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都和武松有关。
C.祥子本是个勤劳、纯朴、善良的人,他渴望以自己的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连遭打击后,祥子丧失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变得堕落、自私。
D.《边城》中的傩送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唱情歌,最后孤独地出走,在一次意外中遇难。
【小题2】(小题2)(小题2)罗彻斯特先生的庄园桑菲尔德英文是“Thornfield”,原意是“长有荆棘的地方”。评论家一般认为,简爱在盖茨黑德府度过了不幸的童年,在洛伍德学校经历了艰苦的岁月,而在桑菲尔德期间却是幸福美好的。请你结合“桑菲尔德”原意和简爱的经历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

5.语言表达(共1题)

5.
语言表达运用。
下面是育才中学九年级(1)班五一假期去某畲族村进行“民风民俗”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你代表班委将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告诉班里的同学。
 
要求:
①字数不超过150;
②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6.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了1天,重复365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点、校名、人名等,文体不限。

7.其他(共1题)

7.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字注音。
一座城的文化底yùn(  ),总是与历史人物、经典故事相伴相生的。这些历史痕迹或diāo(  )于砖,或刻于石,或(   )于木,或这一条古街、一栋小楼、一段城墙,就是活的历史——建筑承(  )着城市的文化之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