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3.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
B.速度越大, 加速度也越大 |
C.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大 |
D.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小 |
5.
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
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
D.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 |
7.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
、
的
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 ![]() |
B.从第3![]() ![]() |
C.在5![]() ![]() ![]() ![]() |
D.5![]() ![]() ![]() |
2.选择题- (共6题)
9.给定椭圆C: {#mathml#}{#/mathml#} =1(a>b>0).设t>0,过点T(0,t)斜率为k的 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两点,O为坐标原点.
(Ⅰ)用a,b,k,t表示△OMN的面积S,并说明k,t应满足的条件;
(Ⅱ)当k变化时,求S的最大值g(t).
3.多选题- (共3题)
14.
一物体从A点到达B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B中点的速度为v1,在这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 ( )
A.作匀加速运动时,v1>v2 |
B.作匀减速运动时,v1>v2 |
C.作匀加速运动时,v1<v2 |
D.作匀减速运动时,v1<v2 |
15.
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历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 |
B.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是1∶3∶5 |
C.最大速度之比是1∶2∶3 |
D.平均速度之比是1∶2∶3 |
1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s=2t+4t2,可知( )
A.物体初速度是2 m/s |
B.物体的初速度是4 m/s |
C.物体的加速度是4 m/s2 |
D.物体的加速度是8 m/s2 |
4.解答题- (共3题)
19.
甲车在前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9m/s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32m时,甲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m/s2。问:
(1) 两车间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2)经多少时间乙车可追上甲车?
(1) 两车间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2)经多少时间乙车可追上甲车?
5.实验题- (共3题)
20.
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_________)
A.时间间隔 |
B.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
C.物体的加速度 |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2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给出了下列器材中: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所缺的器材有_______ ;多余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小车加速度的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B.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处理数据作v-t图时,所描直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D.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每0.1S打一个点。
(1)给出了下列器材中: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所缺的器材有_______ ;多余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小车加速度的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B.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处理数据作v-t图时,所描直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D.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每0.1S打一个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