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侧(cè)隐杳(yǎo)无消息 |
B.负荷 (hé)中流砥(dǐ)柱 |
C.吞噬(shì)言简意赅(ɡāi) |
D.聘(pìnɡ)请如火如茶(tú) |
2.
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展读书活动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B.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 |
C.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
D.我看到人们在说着作风,好像把作风搞好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不二法门。 |
3.
(题文)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 |
B.唐僧师徒途径火焰山,悟空向罗刹女借芭蕉扇,她误以为其丈夫牛魔王被悟空打死,一扇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
C.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
D.施恩告知武松自己的快活林店铺被蒋门神霸占一事,武松大怒,为他夺回了被抢占的快活林店铺。 |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
②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⑥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⑧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⑨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
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
②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⑥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⑧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⑨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下面短文
额济纳的绝色胡杨
韩天雪
①苍天仍然是有眼的,在最荒芜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会赏给生命一些恩赐,而这样的恩赐往往会是绝世的美丽,比如额济纳,比如额济纳的胡杨。
②绝色的胡杨驾驭着整个额济纳的秋天,那需要一天天地细数着光阴来等待最美丽一刻的秋天,也是一天一天转眼凋零枯萎的秋天。时光在这里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珍惜的待遇。于是我们每日披星戴月地出发,不看尽秋日胡杨不回还。
③长途大巴一路的景色都是单调得发烫的戈壁茫茫,边防站的一碗羊肉面终于带来了西北的味道。下午4点,昏昏沉沉,近了,近了,终于看到了些黄绿夹杂的颜色,给干枯的双眼带来一点滋润。车厢里扬起一阵小骚动,那是返家的额旗人对于故园的向往,也是我们这样陌生的访客接近了梦想中的目的地。
④似乎没有那么惊艳,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壮美和灿烂。在扔下背包迫不及待地去赶夕阳的路上,我意识到终究还是来得早了,一路上的胡杨还是青黄不接。二道桥的桥头车水马龙,最壮观的不是胡杨树,而是一排齐刷刷的三脚架不约而同地在此摆开架势。来这里的不是“驴友”就是“摄友”。
⑤二道桥仍然是美的,因为有水,听说这难得一见的珍贵水源仅仅就是为了迎接胡杨节才开闸的。有水的地方就有倒影,映着夕阳无限好,镜中月水中花总是要比现实增色几分。在这样一个黄昏散步是异常惬意的,只是千里之行,来之不易。绕过一排篱笆墙,咫尺之遥,周围却突然宁静下来。终于看到几棵早熟的胡杨,在夕阳渐弱了的光线散射下展露出金子般的光芒,这才是我要找寻的,是我期待了很久的单单属于额济纳的胡杨的颜色。
⑥生命的美是多种多样的,犹如情感的世界,痛的、伤的、心碎的,一样至真至美。胡杨树是值得怜悯的,每年中有300个日日夜夜人们无视它的存在,灰漆漆的沙漠烟尘中它们披着同色的披风。然而它们终究是幸运的,在秋天里一夜成名,在最灿烂的年华中相遇知音,人生之幸,莫过如此。
⑦噼里啪啦一阵水声,有牧民骑马蹚水而过,披着夕阳的余晖,搅碎金黄的倒影,此情此景,可堪入画。一旁早有守株待兔的“大炮”果断地一击得中,兴奋地向同伴炫耀战果。沙滩上已经没有一块净土,人们都在向着一个方向,翘首以盼,夕阳西下。不经意间回首,落日的另一边,却是一痕碧水清波,静守寂寞,没有一丝涟漪,蜿蜒着,绕过湿地,绕过胡杨树的倒影,通向遥远的天边。
⑧夕阳拉长了胡杨萧索的树影,交织变幻中,给枯燥的沙地涂上几笔重彩。那些寂寞了太久的灵魂在尽情地欢歌着、舞蹈着,怀抱恋恋不舍的未了余情在最后的余晖下定格为一张张剪影,迟迟不肯落幕。
⑨额济纳有棵骄傲的“神树”,据传已有600年的历史,年龄长了,新陈代谢也跟着慢了,它的子孙们都已披上黄衣,神树却依然通身翠绿。附近居延海的支流流过,岸边排排胡杨延伸远方。对岸却是秃秃的戈壁滩,红柳丛生,只有两棵树相依偎,一黄一绿,我叫它们“金碧”。走进密密的胡杨林,色彩的层次宛如秋天的油画,一片金色摇曳着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令人目炫神迷。远处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传说中的敖包,五彩的飘带述说着这片土地寂寞的精彩。
⑩“至少,还有凋零可以”,而在这里,至少,还有死亡可以。烈日当头,怪树林中一片白惨惨的胡杨枯干,东倒西歪、千奇百怪,似乎有鬼哭狼嚎,四面楚歌。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人间的地狱,还是胡杨的天堂。一片荒芜之间突然有一对新郎新娘走入视野,一袭白纱侧倚在枯死的胡杨老树旁,艳丽的妆容笑颜如花。一曲凄凉的死亡恸哭与一张喜庆的新生欢颜达到了极致的统一,额济纳的怪树林变作了婚纱照外景地,有些不可思议,却又似乎合情合理。
11等待这一天的日落,在额旗的日子里似乎只争“朝夕”。我们为了胡杨而来,带回的也多是胡杨的姿态万千,然而在这些或是金黄摇曳或是日落剪影的照片上,我们找不回感动的因子。北京香山的红叶很美,钓鱼台的银杏也很灿烂,如果仅仅是这样,额济纳的胡杨也许拔不了头筹,可是,还有谁能在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上点燃一个童话般绚烂的秋天,给守着风沙度日的人们一丝生之美好的希望呢?又有谁能在世世代代交替、祖祖辈辈相传的土地上以不死之身不灭之魂永久相随和守望呢?这般绝色的胡杨值得我们千里迢迢前来朝拜,朝拜一块苍凉而又神圣的土地,朝拜一个豪放而又壮烈的民族。
【小题1】第④自然段的“似乎没有那么惊艳,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壮美和灿烂”一句中,连用两个加横线字“似乎”,这样表达有何好处?
【小题2】第⑨自然段的划线句很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小题3】第⑩自然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第11自然段说“然而在这些或是金黄摇曳或是日落剪影的照片上,我们找不回感动的因子。”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额济纳的绝色胡杨
韩天雪
①苍天仍然是有眼的,在最荒芜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会赏给生命一些恩赐,而这样的恩赐往往会是绝世的美丽,比如额济纳,比如额济纳的胡杨。
②绝色的胡杨驾驭着整个额济纳的秋天,那需要一天天地细数着光阴来等待最美丽一刻的秋天,也是一天一天转眼凋零枯萎的秋天。时光在这里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珍惜的待遇。于是我们每日披星戴月地出发,不看尽秋日胡杨不回还。
③长途大巴一路的景色都是单调得发烫的戈壁茫茫,边防站的一碗羊肉面终于带来了西北的味道。下午4点,昏昏沉沉,近了,近了,终于看到了些黄绿夹杂的颜色,给干枯的双眼带来一点滋润。车厢里扬起一阵小骚动,那是返家的额旗人对于故园的向往,也是我们这样陌生的访客接近了梦想中的目的地。
④似乎没有那么惊艳,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壮美和灿烂。在扔下背包迫不及待地去赶夕阳的路上,我意识到终究还是来得早了,一路上的胡杨还是青黄不接。二道桥的桥头车水马龙,最壮观的不是胡杨树,而是一排齐刷刷的三脚架不约而同地在此摆开架势。来这里的不是“驴友”就是“摄友”。
⑤二道桥仍然是美的,因为有水,听说这难得一见的珍贵水源仅仅就是为了迎接胡杨节才开闸的。有水的地方就有倒影,映着夕阳无限好,镜中月水中花总是要比现实增色几分。在这样一个黄昏散步是异常惬意的,只是千里之行,来之不易。绕过一排篱笆墙,咫尺之遥,周围却突然宁静下来。终于看到几棵早熟的胡杨,在夕阳渐弱了的光线散射下展露出金子般的光芒,这才是我要找寻的,是我期待了很久的单单属于额济纳的胡杨的颜色。
⑥生命的美是多种多样的,犹如情感的世界,痛的、伤的、心碎的,一样至真至美。胡杨树是值得怜悯的,每年中有300个日日夜夜人们无视它的存在,灰漆漆的沙漠烟尘中它们披着同色的披风。然而它们终究是幸运的,在秋天里一夜成名,在最灿烂的年华中相遇知音,人生之幸,莫过如此。
⑦噼里啪啦一阵水声,有牧民骑马蹚水而过,披着夕阳的余晖,搅碎金黄的倒影,此情此景,可堪入画。一旁早有守株待兔的“大炮”果断地一击得中,兴奋地向同伴炫耀战果。沙滩上已经没有一块净土,人们都在向着一个方向,翘首以盼,夕阳西下。不经意间回首,落日的另一边,却是一痕碧水清波,静守寂寞,没有一丝涟漪,蜿蜒着,绕过湿地,绕过胡杨树的倒影,通向遥远的天边。
⑧夕阳拉长了胡杨萧索的树影,交织变幻中,给枯燥的沙地涂上几笔重彩。那些寂寞了太久的灵魂在尽情地欢歌着、舞蹈着,怀抱恋恋不舍的未了余情在最后的余晖下定格为一张张剪影,迟迟不肯落幕。
⑨额济纳有棵骄傲的“神树”,据传已有600年的历史,年龄长了,新陈代谢也跟着慢了,它的子孙们都已披上黄衣,神树却依然通身翠绿。附近居延海的支流流过,岸边排排胡杨延伸远方。对岸却是秃秃的戈壁滩,红柳丛生,只有两棵树相依偎,一黄一绿,我叫它们“金碧”。走进密密的胡杨林,色彩的层次宛如秋天的油画,一片金色摇曳着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令人目炫神迷。远处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传说中的敖包,五彩的飘带述说着这片土地寂寞的精彩。
⑩“至少,还有凋零可以”,而在这里,至少,还有死亡可以。烈日当头,怪树林中一片白惨惨的胡杨枯干,东倒西歪、千奇百怪,似乎有鬼哭狼嚎,四面楚歌。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人间的地狱,还是胡杨的天堂。一片荒芜之间突然有一对新郎新娘走入视野,一袭白纱侧倚在枯死的胡杨老树旁,艳丽的妆容笑颜如花。一曲凄凉的死亡恸哭与一张喜庆的新生欢颜达到了极致的统一,额济纳的怪树林变作了婚纱照外景地,有些不可思议,却又似乎合情合理。
11等待这一天的日落,在额旗的日子里似乎只争“朝夕”。我们为了胡杨而来,带回的也多是胡杨的姿态万千,然而在这些或是金黄摇曳或是日落剪影的照片上,我们找不回感动的因子。北京香山的红叶很美,钓鱼台的银杏也很灿烂,如果仅仅是这样,额济纳的胡杨也许拔不了头筹,可是,还有谁能在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上点燃一个童话般绚烂的秋天,给守着风沙度日的人们一丝生之美好的希望呢?又有谁能在世世代代交替、祖祖辈辈相传的土地上以不死之身不灭之魂永久相随和守望呢?这般绝色的胡杨值得我们千里迢迢前来朝拜,朝拜一块苍凉而又神圣的土地,朝拜一个豪放而又壮烈的民族。
【小题1】第④自然段的“似乎没有那么惊艳,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壮美和灿烂”一句中,连用两个加横线字“似乎”,这样表达有何好处?
【小题2】第⑨自然段的划线句很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小题3】第⑩自然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第11自然段说“然而在这些或是金黄摇曳或是日落剪影的照片上,我们找不回感动的因子。”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6.
阅读下面说明文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小题1】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小题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细菌和病毒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小题1】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小题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4.名著阅读- (共1题)
7.
根据你对《水浒传》的了解,完成下列填空。
A道:“不敢拜问先生高姓?贵乡何处?”那先生答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士,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为因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贫道久闻郓城县东溪村保正大名,无缘不曾拜识。今有十万贯金珠宝贝,专送于保正,作进见之礼。未知义士肯纳受否?”A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么?”
此段中,A是 ① (人名),全书中他具有的性格特点是 ② ,全书中最后他因 ③ (填写情节名)而陨落。
A道:“不敢拜问先生高姓?贵乡何处?”那先生答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士,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为因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贫道久闻郓城县东溪村保正大名,无缘不曾拜识。今有十万贯金珠宝贝,专送于保正,作进见之礼。未知义士肯纳受否?”A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么?”
此段中,A是 ① (人名),全书中他具有的性格特点是 ② ,全书中最后他因 ③ (填写情节名)而陨落。
5.作文- (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高度有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时是一个很具体的名词。读懂了原来读不懂的名著,理解了原来忽视的父母的良苦用心,激活了原来一直沉睡的自我,克服了原来一直影响自己进步的困难……我们的成功或进步就是在跨越一个个新高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跃向新高度的举动,为我们的成长增添了无限亮色。
请你以“跃向新高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生活中,高度有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时是一个很具体的名词。读懂了原来读不懂的名著,理解了原来忽视的父母的良苦用心,激活了原来一直沉睡的自我,克服了原来一直影响自己进步的困难……我们的成功或进步就是在跨越一个个新高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跃向新高度的举动,为我们的成长增添了无限亮色。
请你以“跃向新高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