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
B.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一定变化 |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3.
2017年9月29日我国成功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3颗新型卫星送入轨道。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
B.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
C.火箭的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 |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
4.
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
,总行程
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315km |
B.“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315km |
C.运行时间![]() |
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
5.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正北走了30m,到达C点,然后又向正东走了40m,到达B点,该同学从A点到B点的过程所中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70m 50m | B.50m 70m | C.50m 50m | D.70m 70m |
6.
对下列运动情景中加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为零,故加速度一定为零 |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
D.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只要火箭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
7.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
B.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
D.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
8.
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2+4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 |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
C.2s末质点速度减为0 |
D.4s末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处 |
2.多选题- (共10题)
9.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2 m/s |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m/s |
C.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m/s2 |
D.位移大小可能等于3m |
10.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 | B.在![]() |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
11.
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
B.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12.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
C.前![]() ![]() |
D.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 |
13.
一质点从A点以v0=3m/s的初速度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依次经过B、C两点.已知AB段、BC段距离分别为5m、9m,质点经过AB段、BC段时间相等均为1s,则( )
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C.质点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11m/s |
D.质点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6m/s |
14.
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
15.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时速度为v2,则v1与v2关系为( )


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
B.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
C.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
16.
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圈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释放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前瞬间速率为v2,则( )


A.t1:t2=2:1 | B.t1:t2=1:1 | C.v1:v2=1:2 | D.v1:v2=1:3 |
17.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开始下落起,下落1m,2m,3m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B.从开始下落起,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
C.从开始下落起,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
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
18.
物体从长为L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为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滑到底端的瞬时速度为![]() |
B.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C.物体滑到斜面中点时的速度是![]() |
D.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中点处所用的时间是![]() |
3.填空题- (共2题)
19.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g=10m/s2.则:

(1)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之比满足tAB:tBC:tCD=_____;
(2)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AB:xBC:xCD=_____;
(3)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_____.

(1)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之比满足tAB:tBC:tCD=_____;
(2)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AB:xBC:xCD=_____;
(3)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_____.
20.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解答题- (共3题)
21.
在某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0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s.求:
(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
(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10m/s2)
(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
(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10m/s2)
22.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是“歼十”直升机方阵接受世界的检阅,如图所示,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在11时1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以40m/s的速度进入BC段的匀速表演区域,11时20分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BC=4km.求:

(1)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AB段的长度为多少?

(1)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AB段的长度为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