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每经过1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1倍 |
B.每经过l 秒,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
C.物体运动的最小速度是2m/s |
D.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2m/s |
4.
(2011年东阳中学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 B.不断增大 |
C.不断减小 |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
7.
为了节省能量,很多商场都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当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而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如图所示,一顾客乘斜面式自动扶梯(无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加速和匀速两个过程,关于该顾客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阶段可能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
B.匀速运动阶段可能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
C.加速运动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沿扶梯向上 |
D.加速运动阶段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沿扶梯向下 |
2.选择题- (共2题)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生机勃勃。
3.多选题- (共5题)
10.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
B.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
1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
C.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 |
12.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


A.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
B.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 |
C.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少 |
D.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
13.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传动.现在其左侧的A处轻轻放上一物块,设传送带足够长,则该物块( )


A.一直向右匀速运动 |
B.先向右匀加速,后继续向右匀速运动 |
C.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 |
D.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 |
14.
如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物体对墙的压力N′、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G和f是一对平衡力 |
B.N和F是一对平衡力 |
C.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N′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4.解答题- (共3题)
15.
m=
kg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取g=10m/s2.求: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量;
(3)弹簧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量;
(3)弹簧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16.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现用大小F=3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A、B间距L=20m,g=10m/s2 ,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为了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t.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为了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t.
17.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L=2.4m.质量M=2.0kg的B物体放在斜面底端,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通过轻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物体相连接,连接B的细绳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m=2.5kg,绳拉直时用手托住A物体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 A、B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sin37º=0.6,cos37º="0.8."

(1)求A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及绳子拉力T的大小;
(2)求当A物体从多高处静止释放,B物体恰好运动至斜面最高点;
(3)若A物体从h1=1.6m处静止释放,要使B物体向上运动且不从斜面顶端滑出,求A物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设B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A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及绳子拉力T的大小;
(2)求当A物体从多高处静止释放,B物体恰好运动至斜面最高点;
(3)若A物体从h1=1.6m处静止释放,要使B物体向上运动且不从斜面顶端滑出,求A物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设B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5.实验题- (共2题)
18.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
(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一定要垂直 |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
D.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和沙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E.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示意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2”点时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m/s,纸带在0~6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大小是__ m/s2.(答案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3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保持沙及沙桶的质量m一定,改变小车质量M可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
B.当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
C.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 |
(2)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示意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2”点时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m/s,纸带在0~6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大小是__ m/s2.(答案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3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