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南京秦淮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29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8/8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和《西游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格列佛被侏儒扔进装着奶酪的银碗里,狼狈不堪;孙悟空变成小飞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大显神通……这些情节都体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格列佛游记》写了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狮驼国的奇遇;《西游记》写了唐僧途经宝象国、乌鸡国、西梁女国、朱紫国等地发生的故事。
C.《格列佛游记》写到宫廷用比赛绳技的方式来选拔官员,《西游记》中,车迟国的君主宠信奸佞,把邪道奉为国师,都是对社会政治的辛辣批判与讽刺。
D.《格列佛游记》里从黄瓜中提取阳光的情节,表露了作者对现代科技的怀疑;《西游记》中,孙悟空拔出猴毛变成猴子,可看作是对克隆设想的精彩描述。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乡愁是什么?台湾诗人余光中一首《乡愁》,把家愁、国愁融汇在一起,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乡愁,牵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情思,让多少游子潸然泪下。
乡愁,就是想家,就是游子对故乡的思恋念想。因为有了乡愁,才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感恩之情、报效之心。
乡愁,是人类共有的最本能的情感,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眷恋、自信、自豪和守护。
乡愁,是一条汩汩的小溪,当千万条小溪汇成大江大河,那就是整个民族的情感之河,是整个民族对祖国的挚爱、热恋。
乡愁,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没有乡愁的民族,像一群草原上游荡的羊群,水面上漂泊的浮萍,而拥有乡愁的民族,则会爆发出强大的根植力、凝聚力、向心力。忆想当年,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一曲《松花江上》,连同那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就成了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乡愁。当卢沟桥上发生了“七·七”事变之后,一曲《黄河大合唱》,连同那咆哮的黄河、茂密的青纱帐、连绵的太行山,就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乡愁。
世界上乡愁最浓厚的民族是犹太人,而世界上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正是犹太人。犹太人虽然散布世界各地,但心向圣城耶路撒冷。最能牵动犹太人乡愁的建筑是耶路撒冷那一面“哭墙”。
乡愁,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它牵动着人类每一个群落的神经!无论你漂泊到哪里,乡愁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牵动着你的心。
乡愁在哪里?
当我们去远方看望一位离别故土多年的老乡,他会向我们询问——
家乡那条小溪还有吗?溪上的小石桥还在吗?街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吗?老槐树下的那口老井还有水吗?
他会沉醉在童年趣事的回忆里——
小时候,我常到小溪里捉鱼,还站在石桥栏上往溪水里跳,练胆儿;老槐树上的树杈,被我爬得溜滑溜滑呀!那口老井里的水呀,真甜!比现在的矿泉水好多啦!
这些趣事,他曾经会无数遍地讲述给儿孙们听。
面对这位老者的询问和美好的童年回忆,你会如何回答?你若说:小溪还在,溪水清清,四季流淌;石桥还在,只是长满了黑黑的青苔,像布满了老人斑;老槐树还在,只是树心有点儿窟窿;老井啊,还是那么甜!
这一切,都是他的乡愁!
这些老物件,是游子的牵挂,是情感的依托,像一根根丝线,把这位老乡的心,还有他的儿孙们的心,丝丝密密地缠住,与故乡紧紧地连在一起。
乡愁,是淡淡的忧伤,是隐隐的苦涩,是丝丝的甜美,无论飘到哪里,游子的心都会被这乡愁牵着。
但是,如果你这样回答:小溪填平造地了,石桥拆了,老槐树砍了,老井填了……
听了这样的回答,那位老乡的心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飘向何方!故乡,再也没有魂牵梦绕的惦念,再也没有牵连游子之心的丝线了。
如今,我们的小城镇还有乡愁吗?它还会让人想家吗?假设,我们都没有乡愁,都不想家,那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可是,在急功近利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抹掉了多少故乡的记忆!斩断了多少乡愁的丝线!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人们还懂得蛙鸣蝉唱、燕语呢喃是什么声音?“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流水鳜鱼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什么景象?“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是什么姿势?我们还会想家吗?想家是什么滋味儿?这,都需要查词典,或者上百度搜索吗? (节选自庄乾坤《记住乡愁》,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小题1】文中有很多问句,从文章的结构来看,最关键的两个问句是什么?在全文中起哪些作用?
【小题2】结合上下文,分别简析下面两个比喻好在哪里。
(1)乡愁,是一条汩汩的小溪  (2)乡愁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
【小题3】阅读下面一段话,联系文章第9—19段内容,回答问题。
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概念,它是有容颜的,它需要物象对称,需要视觉凭证,需要细节还原,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能与眼前的故乡相认?(选自王开岭《我们无处安放的哀伤》)文章第9—19段其实也通过“物象对称”和“细节还原”来表现那位老乡心中的乡愁,试分别举例分析。
(1)物象对称:
(2)细节还原:
【小题4】从全文看,记住乡愁有哪些重要意义?

3.作文(共1题)

3.
按下面要求作文。
旧棉衣、针线篓、搪瓷脸盆……是爷爷奶奶的老物件;连环画、收音机、CD唱片……是爸爸妈妈的老物件;运动鞋、玩具熊、泛黄的照片和奖状……渐渐也将成为我们记忆中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也许是思亲的寄托、乡愁的依凭、家风的见证,这些老物件背后也许有光阴的故事、生活的滋味、时代的变迁……
请以“老物件”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其他(共1题)

4.
给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灯火的微光里,秦淮河影影chuòChuò,身后的明城墙在暮色中静默着,它们是属于南京的图画里的。青瓦白墙,茉莉甜香,让我魂牵梦萦;jiǎng声灯影,烟水氤氲,令我如痴如醉。岸边花团锦,绿树成荫,抖落心上的尘埃,且让我沉醉在这夜色所予的芳馨之中。
影影chuòChuò(  )  jiǎng声灯影( ) 花团锦(  ) 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