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语文(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28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0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陆游《游山西村》“ ”,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5)绿树青山,孟浩然与故人 “ ”,是举杯对酌、闲谈农事的惬意;簌簌枣花里,苏轼一句“ ”,飘散着果蔬清新的气息。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
郝明义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A)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B)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小题1】关于自己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分别概括。
【小题2】下列句子的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电影《益智游戏》介绍了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
B.译者坦言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
C.郝明义直到1998年底在来来饭店和汪恰先生聊天时,才知道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D.因为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所以共同承担翻译上的责任是句客套话。
【小题3】(小题3)结合语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画线的(A)处,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画线的(B)处,“不幸”“有幸”分别指什么?
【小题4】你认为这篇译序能吸引读者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请结合本文简述理由。

3.名著阅读(共1题)

3.
名著阅读。
【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
短篇小说往往言简意赅。冯骥才在《    》(书名)中勾勒了青云楼主、好嘴杨巴等市井人物,让人忍俊不禁又掩卷沉思。    (作者)在《胖子和瘦子》《变色龙》中刻画了阿谀权贵的下层官员,鞭笞奴性入木三分。
【小题2】被作者的悲悯情怀打动是阅读中的难忘记忆,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项分享你的感受。
A.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B. 鲁迅《朝花夕拾》    C. 龙应台《目送》

4.语言表达(共1题)

4.
夏令营开展“用地图说家乡”活动,请根据下图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介绍衢州。
要求:①用一个比喻,让人记住地图的形状。②用一个主题词,凸显家乡的特点。

5.作文(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文文近来闷闷不乐,妈妈再三追问,才得知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小强欺负了。妈妈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并不知情。放学时,文文指着一个男孩告诉妈妈:“就是他!打我好几次了,还不让我告诉别人。”妈妈生气地说:“他这么矮,你都打不过吗?”文文诧异地问:“妈妈,上次我把一个小朋友的鼻血打出来的时候,你不是告诉我不能打架的吗?”
以上事件引发你的哪些感受、思考或评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温馨提示:
使用下面这个表格可能对你的构思有所帮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条目后打“√”(也可以自己补充),再根据这些选择考虑写法,这个表格不用于作文的评分依据。

6.其他(共1题)

6.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guī (1)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qián yí mò huà (2) 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我们要常读经典,亲近国学,通彻 (3) (A.chèB.qiè)文化精髓,培育充盈天地的浩然正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