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单词翻译。
①{#blank#}1{#/blank#}n. 平方 ②{#blank#}2{#/blank#}n. 米,公尺 ③{#blank#}3{#/blank#}adj.深的
④{#blank#}4{#/blank#}n. 沙漠 ⑤{#blank#}5{#/blank#}n. 人口 ⑥{#blank#}6{#/blank#}n. 亚州
⑦{#blank#}7{#/blank#}adj.古代的 ⑧{#blank#}8{#/blank#}v. 保护 ⑨{#blank#}9{#/blank#}adj.宽的
2.单选题- (共6题)
2.
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乙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甲比乙先落地 |
B.未落地前,甲加速度是乙加速度的5倍 |
C.未落地前,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
D.未落地前,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
4.
如图所示某物体给它一个初速度后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则在向上滑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
B.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
5.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不同性质的力
B. 钢丝绳吊起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
C. 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反作用力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它们合力为零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不同性质的力
B. 钢丝绳吊起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
C. 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反作用力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它们合力为零
3.多选题- (共5题)
9.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4 m/s2 | B.可能等于6 m/s2 |
C.一定等于6 m/s2 | D.可能大于10 m/s2 |
12.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 |
B.扶梯加速时,扶梯对顾客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
C.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 |
D.顾客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后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
4.解答题- (共3题)
13.
一辆自行车从静止出发,开始以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4s后运动方向不变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16s恰好到达终点,求:
加速过程中自行车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运动过程中最大的速度是多少?
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是多少?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物体在与水平面成α=37°角大小为10N斜向下的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4s末撤去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4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1)4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16.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通过细绳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3)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N;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3)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N;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17.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 1 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 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 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 F,a 的数据。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选取 A、B、C、D、E,5 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 4 个点未画出),则打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选取 A、B、C、D、E,5 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 4 个点未画出),则打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