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伤仲永》《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所谓伊人,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杜牧《赤壁》)
(6)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8)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
(10)《陋室铭》中表明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对以上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额联先抑后扬,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C.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题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而驰,其初若不甚疾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④褫(chǐ):解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尽粟一石(______)
(2)才美不外   (______)
(3)故常之 (______)
(4)行百余里   (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解/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B.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C.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D.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小题4】岳飞认为自己过去两匹马“奇”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甲乙两文作者都借论马来表达对__________的看法,他们都希望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张尚洁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

她看着空空的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已很少回家,家里剩下她一人,过着三点一线的初中生活。

她滑坐在地板上,眼泪突然就落了下来。生活什么时候开始起了变化呢?自爸爸去世,妈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从前温婉的小城姑娘突然变威了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支撑起只剩两人的家庭,房子越变越大,温暖却越来越少。

她想起小时候,房子不足五十平米,晚上三人挤在一张床上,中间挂着一块棉布,她和妈妈睡在这头,爸爸睡在那头,她躺在妈妈温柔的臂窝里,听着棉布那头爸爸讲的故事睡去,心里是安稳的。而现在,妈妈很少回家,她们之间好像只是靠着每月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来维持关系,让她还能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嘭——”妈妈进了家门。看见她坐在地上,妈妈吃了一惊:“还不睡?”说着便走到镜子前卸妆,一下一下,露出了深深的疲惫。“学校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费用要交的?”见她迟迟不出声,妈妈回过头来。“没有,我……”话音刚起,镜子前的手机闪烁起来,妈妈神情严肃地接起电话,“嗯”了几声,便抓起口红开始补妆。她望着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距离的存在感。“我走了,你自己……好好的。”妈妈深深地看她一眼,拿起衣服匆匆地却又恋恋不舍地走出家门。

凌晨两点,又剩下她一个人。

“你好,你拔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低头看自己离家出国的机票,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地脚步声传来她想起小时候,学校开家长会,总在最恰当的时候响起妈妈锁自行车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转头,妈妈已在身前冲她温柔地笑。长大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达”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溫暖。

这时,一条新信息传进她的手机。

“妈妈在开会,你自己……好好的。”

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但她仍觉得寒冷,刺骨的寒冷,她猛地站起身,撕碎了机票,将碎屑猥猥地扔进垃圾桶。

从来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努力到连家都不顾。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心灵必须有所归依,难道家不是最好的依靠吗?明明是最亲的人,为什么还会有这么遥远的心的距离呢?

她冲出机场,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后座上泪水决堤。

又剩下她一个人。

下午三点,又剩下她一个人。

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楼道里安静得很,只有她的行李箱行走在地上的声音。她看看家门,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却只传来忙音。妈妈一定还在工作吧,她苦笑了一下。良久,她掏出钥匙轻轻插进锁眼,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温暖的、似乎不值得留恋的家。她走进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蜷缩在床头,泪水簌簌地落着,在被单上印下深色的痕迹。

她蓦地愣了,心里竟泛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妈,我不走了。”开口时是微颤的声音。妈妈抬起红肿的双眼,惊讶又惊喜地望向她。她突然懂了,妈妈是有多爱她,尽管这爱走的是另一条路,但她们依然是最亲近她们两人相拥在一起。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机场,“她闭上眼睛,没有记忆中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句中“急促“表明母亲生活的忙碌和迟到的着急以及“她”想要远离母亲的急切。
B.文章通过三处精细的场景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代沟的普遍与可怕这一主题。
C.文章插叙小时候一家三口挤在不足五十平米小房子里的温馨故事和妈妈开家长会时“她”等待只属于妈妈的自行车和老布鞋的情节,极大地丰富文章内容。
D.文章几处环境描写染了温暖的气氛正面烘托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鲜活。
【小题2】“你好,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文中出现多次,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小题3】品析句子。
①她望着妈妈房里的表,时针和分针在凌晨两点的空气中纠缠,模糊不清。(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含义。)
②长大后,自行车与老布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鸣笛声与“哒哒”的高跟鞋的声音,没有一丝温暖。(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小题4】文中划线句表现她当时有着怎样的心理想法?
【小题5】最终“她们两人相拥在一起”请结合文章分析母女最后感情相融的原因。

6.名著阅读(共2题)

6.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驱逐。六耳猕猴变成假悟空,打伤了唐僧,唐僧、众神都难辨真假悟空,最后如来佛一眼辨出,使六耳猕猴现出了原形,六耳猕猴被悟空棒打死。(_______)
(2)《水浒传》中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梁山寨主,后来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岐曾家教师史文恭用毒箭射中眼睛致死的。(_______)
(3)谭波尔小姐在得到劳埃德先生的确认后,在全校师生面前为简爱澄清了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对她的诋毁。(_______)
7.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然而,我天生就是自己的毁灭者。我没法拒绝这项建议,就像当初我忍不住要闯荡江湖,连父亲也苦劝不住一样。总之,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替我看管种植园,我非常愿意去,万一有什么不测,照我的要求处理这个种植园。

选文中的“这种建议”和“父亲的规劝”分别指的是什么?

7.语言表达(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只要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5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5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浩荡图卷背后,隐藏着18岁画家王希孟的锦绣才华和生命迷踪,缥miǎo着“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江山甲    (A一厢情愿 B情有独钟),游移着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板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A秘密 B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经年累月、耐住寂寞重上色复制1/10的《千里江山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 缥miǎo(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3)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8.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短期来看,草的生长速度和树相比,肯定是草的长势明显,可是几年过后,草换了几拨,但树依旧是树。所以这世界上只有古树、大树,却没有古草、大草。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让自己成为一颗大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