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
B.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C.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
D.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所处,更是欢叙天伦之乐的家园。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大家游泳时注意安全,避免不要发生意外。 |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
C.随着武夷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武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
3.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E.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保尔·柯察金,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E.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保尔·柯察金,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A.《童年》中塑造的阿廖沙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
B.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各位。 |
C.《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后,曹先生没有责备他。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颜值》,完成小题。
颜值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现在,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这个词非常好,去除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测意会,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还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
②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后来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齿。
③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都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否则,就会遭到嘲笑了。
④曾国藩是晚清大臣,国之栋梁,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其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⑤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之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⑥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做决策,也极少冲动,也没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⑦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论证。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里面的观点很有道理。长相的不对称很可能是 “交际式领导力”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让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开发、锻炼。而那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⑧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所以,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成就,其次才是“颜值”。
【小题1】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2】第②段的事例论据很精当,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在③-⑧段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其次第④-⑥段再________________,然后又____________,最后第⑧段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颜值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现在,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这个词非常好,去除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测意会,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还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
②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后来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齿。
③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都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否则,就会遭到嘲笑了。
④曾国藩是晚清大臣,国之栋梁,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其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⑤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之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⑥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做决策,也极少冲动,也没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⑦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论证。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里面的观点很有道理。长相的不对称很可能是 “交际式领导力”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让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开发、锻炼。而那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⑧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所以,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成就,其次才是“颜值”。
【小题1】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2】第②段的事例论据很精当,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在③-⑧段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其次第④-⑥段再________________,然后又____________,最后第⑧段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名著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填空。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对你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边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选段是《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在_____________庄园对_______________说的一段话。文段中的“你”在庄园里的谈话中拐弯抹角的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反映出简·爱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对你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边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选段是《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在_____________庄园对_______________说的一段话。文段中的“你”在庄园里的谈话中拐弯抹角的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反映出简·爱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4.作文- (共1题)
6.
怀着国家和平、百姓安宁的信念,墨子行十日十夜请见楚王;怀着“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信念,愚公率荷担三夫叩石垦壤;怀着山那边是海的信念,孩子爬上一座座山顶……请以“信念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不得运用本试卷中的材料;(2)文体规范,不得套作;(3)6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要求:(1)不得运用本试卷中的材料;(2)文体规范,不得套作;(3)6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5.- (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
廊桥。桥下弯弯的流水,流淌着一段廊桥遗梦。被遗忘的细节,静止在时间深处。古朴(A.清寂B.清纯)的廊桥,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zhuì(),闪闪烁烁。在葱茏与xiāo()
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点zhuì( ) ②xiāo( )索
③风姿绰约 (A.zhuōB.chuò) ④风范 (A.fànB.huàn)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古朴 (A.清寂B.清纯)的廊桥 ② (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
(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 。
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

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点zhuì( ) ②xiāo( )索
③风姿绰约 (A.zhuōB.chuò) ④风范 (A.fànB.huàn)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古朴 (A.清寂B.清纯)的廊桥 ② (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
(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