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陕西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22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3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胆(qiè)船(xuán)(shà)那鞭(pì)入里
B.结(zhēng)熟(ān)(chì)痛风雪(zài)途
C.苍(jìn)泣(chuò)论(bó) 叱风云(chà)
D.粗(guǎng)(bǐng)弃聚(zǎn) 夺而出(kuāng)

2.句子默写(共1题)

2.
经典诗文默写  
(1)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2)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 ,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9)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0)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气的父亲

刘清山

①父亲的小气,在我曾经度过童年、少年时光的村庄是小有名气的。

②一枚咸鸭蛋,就是他最好的下饭菜了。他一大早把咸鸭蛋在缸沿边磕开个口子后,早晨吃,中午吃,晚上还吃;一根筷子在鸭蛋里轻盈地拨拉着,既可以下酒,也可以下饭,可谓一举两得。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③虽然父亲朴实能干,但他的小气还是让我和母亲受到许多乡邻的奚落。母亲倒是毫不在意,但我却感觉在一些同村的伙伴中抬不起头来。

④“您平时就不能大方一些,您感觉不到别人都在笑话我们一家?”上了中学的我,忍不住向父亲发牢骚。

⑤父亲并不以为然,他淡定地说:“做人呐,该小气时就得小气,该大方时才能大方。”

⑥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父亲的小气情有可原。那时我们村是个穷村,而我母亲的身体又不好,这让他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但我仍然不能容忍他夏天穿着一件满是窟窿的汗衫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我已经是大人了,把面子和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

⑦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结婚的那一天,父亲在腰间摸索了好一会儿,把紧握的手放在我的手中。他抽手后,我低头一看:是两百块钱。他羞愧地说:“孩子,你别嫌少,家里只有这么多钱了!”他的话,我信!

⑧在城里安家的我,日子慢慢好了起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乡下看望双亲。父母在一点一点地变老,就像秋天的树叶在寒风中颤抖。唯一不变的是父亲的小气:他依旧穿着破旧的衣服,我给他的钱不舍得花一分,送给他的衣物,他都让母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箱子里。

⑨我的孩子感冒,电话中无意间告诉了母亲。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⑩“您是怎么来的?”我赶紧把父亲拉进屋,递了一块毛巾给他。“我,我是骑着人力三轮车来的!”他气喘吁吁地说。

⑪父亲居住的村庄离我的住处足有八十多里路。他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是一脚一脚蹬着三轮车来的。

⑫我心疼地说道:“孩子只是感冒,您用不着大老远来看他。再说了,您就是来,也要坐汽车啊!您这么大年纪了,这近百里的路,累着您不说,要是路上出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呢!”

⑬“不累,不累,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骑车走百十来里路,就像玩儿似的!”

⑭“是心疼那二三十元的车票钱吧?!”我一下戳中了他的软肋,“您先坐着,我给您做早饭去。”

⑮“你不用做饭,我已经吃过了。”他拉住了我的手说,“我凌晨三点起的床,吃了一张煎饼,然后就赶过来了。”

⑯我抬头看了一下挂钟,来一趟城里,他整整骑了三个多小时的路。我可敬可亲又可怜的父亲啊!我不顾他的反对,下了一碗鸡蛋面,逼着让他吃了下去。临走,舍不得一张汽车票钱的父亲竟然强行留下了五百元钱,让我给孩子买点吃的。

⑰再回家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日子都好过了,您就别让爸那么小气了!”

⑱母亲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谁都能笑话你爸小气,你却不能笑话他!在我们村里,你是第一个大学生,你好好想想,当时乡邻都不舍得把钱投到孩子的学业上,和你同龄的孩子最多只能上到初中就不继续上了。只有你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路把你供到了中学、大学……你见过这样小气的父亲吗?”

⑲我听得面红耳赤。是啊,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他把小气留给了自己,把大方给予了孩子。他用小气撑起了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却大方无私地把父爱像雨露般洒到我的身上。

【小题1】文中写到“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该小气时小气,该大方时大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父亲“大方”的事例。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吃完咸鸭蛋后,他又举起手中的空蛋壳,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确定里面空空如也后,才恋恋不舍地扔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没想到竟然是父亲。秋季的早晨,寒风萧瑟,他竟然满头大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⑱段写母亲的一番话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5】文章结尾写“我听得面红耳赤”,请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印度打“象的”
刘润生
①马是人类的传统交通工具。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骆驼可以当“车”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当“的士”用。
②如果说我们乘坐出租车为“打的”,那么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在斋浦尔,很多人,特别是从山下前往山上的琥珀堡游览的外国游客,基本都打“象的”。
③与站在路边随便就可以拦到出租车不同,打“象的”需要到“象的”车站。“象的”站与大象一般高,乘客需要爬到高高的“象的”站排队。轮到的乘客,就直接盘起右腿,从站台坐到象背上。
④“驾驶”大象的人被称为“象夫”。象夫叉开双腿坐在大象头颅上的方形坐垫上。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两名乘客(不包括象夫)。乘客的座位是一个长方形的藤椅,用绳索紧绑在大象背上,其中3面有安全护栏,前面是一根可以自由活动的链条,在乘客上下“象的”时拉上或解开。座位外侧有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这就是“象的”的“车牌”了。
⑤“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这刚好符合游客们休闲观光的目的。正因如此,“象的”也从来没有超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象的”司机喝酒,也不会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毕竟大象是活的。
⑥实际上,除了“象的”之外,要到山顶琥珀堡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游览轿车,这就快得多了。只不过,也就没有机会领略“象的”上特别视角下的“象背风光”了。与街上印度的红男绿女相对应,大象身上也是披红戴绿,装饰十分艳丽。
⑦那么,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要知道,大象在印度可是令人敬仰的“国宝”。所以,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更何况,“象的”还有象夫“驾驶”,一路上更加通畅无阻。
⑧不过,并不是随便一头大象就能胜任“象的”的。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⑨据统计,印度大象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5岁,也有高达100岁的“老寿星”。因而被象夫训练后的“工作象”,都可以为主人赚取几十年的收入。成年的大象身高往往高达3米,重量达到四五吨,力气巨大,驮3个人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和食肉性的狮子、老虎等不同,拥有如此庞大肉身的大象却以素食为生,只吃嫩叶、嫩竹、野果、野草、野菜等。
⑩印度大象温顺而耐劳的形象,给外国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位德国旅客在乘完“象的”后说“印度象比印度人给我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小题1】根据文意,分条概括印度“象的”是如何保证行驶安全的?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简要分析。
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小题3】文章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你来到印度古城斋浦尔旅行,很容易见到一支大象运输队整齐有序,稳步前行。
B.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三人,象夫和乘客坐在象背上就能饱览独特的城市风光。
C.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经过驯化的大象,能够牢记住40个左右来自象夫的指令。
D.印度象性情温顺而耐劳,因而在印度民众都驯养它们用来骑乘、服劳役和表演等。

4.名著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那时为了获取国王更多的宠幸,我拿文明世界的一项发明来邀功请赏。我说,三四百年前,有人发明了一种威力极大的粉末。如果将这个发明用于军事领域,发射出最大的弹丸,就可以力摧千军于一瞬,那么夷平城池、击沉千军战艇,就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哪知陛下对我的提议和我描述的庞大、可怕的机器大为震惊。他下达严令,如果我想保命,从此以后禁止再提此事。
【小题1】这段文字节选自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国名)的国王。
【小题2】“我”是怎样离开这个国家的?

5.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6.其他(共2题)

7.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②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看不完的春花秋月。③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 心泉、    目光、    生机、    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怎会美好!④但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身处逆境, 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小题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丧失了B.干涸了C.黯淡了D.失去了
【小题3】请在第④句的空格处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8.
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丝路梵韵——西夏佛教文物精品展”展出的文物集中体现了西夏王朝   (精美  精湛  精致)的佛教艺术和璀璨的文化,让观众领略到了古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
(2)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山泉水,二者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相映成趣),使茶的清香与泉的甘冽更充分地显现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