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B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都用长为L的丝线悬挂在O点.A球左侧为绝缘墙壁.A、B静止时相距为d(小球直径远小于d).现将小球B的带电量减少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线对小球的拉力T将减小 | B.丝线对小球的拉力T大小不变 |
C.两球间的斥力将增大 | D.A、B间的距离将变为![]() |
2.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自动交会对接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天宫一号”运行轨道,圆形轨道Ⅱ为“神舟十号”运行轨道。此后“神舟十号”要进行多次变轨,才能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则(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十号”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率 |
B.“神舟十号“变轨后比变轨前高度增加,机械能减少 |
C.“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对接瞬间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
D.“神舟十号”可以通过减速而使轨道半径变大 |
3.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从后面追上b车 |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少 |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
4.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 |
C.物体的质量为3 kg |
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
5.
CTMD(中国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是一种战术型导弹防御系统,可以拦截各类型的短程及中程超音速导弹.在某次演习中,检测系统测得关闭发动机的导弹在距地面高为H处,其速度为v且恰好水平,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成功拦截.已知发射时炮弹与导弹的水平距离为s,不计空气阻力,则( )
A.v0=![]() | B.v0=![]() | C.v0=![]() | D.v0=v |
6.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t1时刻司机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实际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行驶。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以下图象正确描述汽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7.
水力采煤是利用高速水流冲击煤层而进行的.假如煤层受到3.6×106N/m2的压强冲击即可被破碎,若高速水流沿水平方向冲击煤层,不考虑水的反向溅射作用,则冲击煤层的水流速度至少应为
A. 30m/s B. 40m/s C. 45m/s D. 60m/s
A. 30m/s B. 40m/s C. 45m/s D. 60m/s
8.
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
、
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




A.EA一定大于EB,![]() ![]() |
B.EA不一定大于EB,![]() ![]() |
C.EA一定大于EB,![]() ![]() |
D.EA不一定大于EB,![]() ![]()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6题)
12.
为了验证月球围绕地球转需要的向心力与地球表面使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进行了著名的月一地检验.已知月心和地心之间的距离为60R(R为地球半径)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月球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是其在地面附近受到的地球引力的![]() |
B.由题中信息可计算地球的密度![]() |
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 |
D.由题中信息可以计算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为![]() |
13.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逐渐变大 |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
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
14.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AB水平轨道部分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半圆形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从距B点x的位置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AB向右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 )


A.其他条件不变,R越大,x越大 |
B.其他条件不变,m越大,x越大 |
C.m与R同时增大,电场力做功增大 |
D.R越大,小球经过B点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大 |
15.
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1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B上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A、B间存在摩擦,故无论F多大,A、B两者均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
B. 要保持A、B两者相对静止,F必须小于等于9N
C. 当F=6N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N
D. 随着F的不断增大,A的加速度也将不断增大

A. 由于A、B间存在摩擦,故无论F多大,A、B两者均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
B. 要保持A、B两者相对静止,F必须小于等于9N
C. 当F=6N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N
D. 随着F的不断增大,A的加速度也将不断增大
16.
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 000 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 kW。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 m后,速度变为
。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五分之一用于轿车的牵引,五分之四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轿车以90 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
B.驾驶员启动电磁阻尼轿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变为![]() |
C.轿车从90 km/h减速到72 km/h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
D.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
4.解答题- (共2题)
17.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个小物块A、B、C,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质量分别为mA=3m、mB=m、mC=m,初始A、B用轻弹簧栓连处于静止状态,C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B、C相碰后以相同速度向左运动但不粘连,求

(1)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1.
(2)弹簧伸长量最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2

(1)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1.
(2)弹簧伸长量最大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P2
18.
如图所示,半径R=0.2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与一长L=0.8m的水平传送带平滑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无机械能损失,传动轮的半径很小,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ν0作顺时针运动.传送带上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1.25m,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0.5m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x=1m,B点在洞口的最右端.现使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从M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小物体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

(1)若v0=3m/s,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2)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传送带的速度ν0应满足的条件

(1)若v0=3m/s,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2)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传送带的速度ν0应满足的条件
5.实验题- (共2题)
19.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2)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填“甲”或“乙”)。
(1)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

20.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b,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b=_____c m;
(2)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 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题中字母表示)
(3)在上次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v2﹣d图象如图3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m/s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b,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b=_____c m;
(2)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Ek=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Ep=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k=△Ep 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题中字母表示)
(3)在上次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v2﹣d图象如图3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m/s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