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有人认为在运动学中引入“加速度变化率
”很有必要,它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很舒服,否则人感到极不舒服.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m/s2 |
B.加速度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C.在2s内汽车的速度可能一直在减小 |
D.若汽车在t=0时刻的速度为3m/s,则2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
2.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G沿垂直于斜面方向和平行于斜面方向分解为F1和F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B.F1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C.F2就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 |
D.F2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3.
一杂技演员把三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他每抛出一个球后,经过一段与刚才抛出的球曾经在手中停留时相等的时间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三个球,有时空中有两个球,而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有一个球,有一半时间没有球.设每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g取10m/s2)则每个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 )
A.△t=0.25s | B.△t=0.33s | C.△t=0.2s | D.△t=0.1s |
4.
扑克牌是魔术师常用的表演道具之一,总共54张,在某次表演中魔术师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则( )


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 |
B.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
C.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
D.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 |
5.
质量为m的四只完全相同的排球叠成两层放在水平地面上,底层三只排球刚好接触成三角形,上层一只排球放在底层三只排球的正中间上方,系统保持静止.不考虑球的转动和球与球间的摩擦,若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则( )


A.底层每个排球对地面的压力均为![]() |
B.底层每个排球对上层排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C.底层排球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均为![]() |
D.水平地面与球间的摩擦因数至少为![]() |
6.
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都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
射线,这些起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 ![]() ![]() ![]() |
B.![]() ![]() ![]() ![]() |
C.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g氡放在天平上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7.6天后,需取走0.75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 |
D.![]()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5题)
9.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1005N,1004N,2019N | B.500N,200N,300N |
C.100N,500N,1000N | D.1000N,1000N,1000N |
10.
如图所示,一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竖直半圆形框架ABC固定在水平面上,框架下面放一块厚度忽略不计的金属板,金属板的中心O点位于框架的圆心处,框架上套有一个重力不计的轻圆环,用轻弹簧把圆环与金属板的O点连接,开始轻弹簧处于水平拉紧状态.用一个始终沿框架切线方向的拉力F拉动圆环从左侧水平位置缓慢绕框架运动,直到轻弹簧达到竖直位置,金属板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整个过程中( )


A.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B.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
C.框架对圆环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D.拉力F大小不变 |
11.
人类为了探测距离地球大约3.0×105km的月球,发射了一种类似四轮小车的月球探测器。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某次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面表格为控制中心显示屏上的数据: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s。经过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必须大于1m/s2才能使探测器避免撞击障碍物。 |
B.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且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仍然是2m/s2,则探测器最终停在距离障碍物1米处。 |
C.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只需要大于![]() |
D.减速器没有执行减速命令,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启用备用减速器,若备用减速器执行了减速命令,且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仍然是2m/s2,则探测器最终停在距离障碍物5米处。 |
12.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计时的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几个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甲车)做匀加速运动,以速度v0从(甲车)旁边通过后,一直向东远离而去…… |
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东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乙车)做匀加速运动,以速度v0从(乙车)旁边通过后,一直向西远离而去…… |
C.某同学根据v-t图象说:乙车速度增加到v0时,两车再次相遇(平齐) |
D.另一个同学根据v-t图象说: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 |
13.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
4.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对称、粗糙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θ=53°,硬质轻杆通过铰链与两个相同且质量为m1=1.0kg的物块P、Q相连,对称放在斜面上,一质量m2=1.6kg的物体悬挂在铰链A上,对称调节P、Q的位置,使杆与斜面垂直,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设最大静止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杆对物块P的作用力;
(2)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3)若斜面光滑,对称调节P、Q的位置,使整个装置仍处于平衡状态,求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1)杆对物块P的作用力;
(2)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3)若斜面光滑,对称调节P、Q的位置,使整个装置仍处于平衡状态,求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15.
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在直线跑道上距离出发点32 m、100 m的处分别放有1枚硬币,游戏规则是把这2枚硬币全部捡起来(捡硬币时,人的速度为0),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已知某同学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运动的最大速度不超过10 m/s。求该同学捡起2枚硬币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16.
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
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5.实验题- (共2题)
1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流电源,在纸带上所打的每5个点取1个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则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
(3)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m/s.(本题各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cm,
(3)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m/s.(本题各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
18.
(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____弹簧的原长更长,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更大.(填“a”或“b”)

(2)另一个实验小组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2)另一个实验小组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A.如图丙,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 |
B.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___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丁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____N; |
C.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丁所示,请在图戊中作出FA、FB的合力![]() |
D.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戊所示,观察比较F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