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90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应是一幅多维度的篮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碰撞,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
B.翰墨飘香,丹青溢彩,以“墨”为代表的书画艺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胎记,承载(zǎi)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哲学。
C.围棋文化源远流长,其魅力跨越几千年而历久弥新,高手们对弈论道时的心骛八极(wù)、神游万仞让人遐思无限,巅峰对决时的紧张刺激更令人目炫神迷
D.坐上乌篷船,听听船夫哼唱的江南小调,看看河畔的蒿草,还有着蓝布衫子的少女,划着小船,激起的阵阵涟(yī)。这情形,不由让人想起乐天说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B.《流浪地球》公映10天就收获了30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流浪地球》票房超过40亿指日可待
C.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日常饮食很受限制,不仅不能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D.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当初迈进初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初中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新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
3.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这句话是病句,成分残缺。
B.“仙露琼浆”“工匠精神”“成果辉煌”“沉淀下来”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经全力搜救,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失联扑火人员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介词、名词、副词、连词。
D.“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②我赞美白杨树!” ①、②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4.
下列有关《西游记》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勇闯海龙宫、勾销生死簿、大闹灵霄殿、搅乱蟠桃宴、娶亲高老庄、其反抗精神呼之欲出。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酷爱自由、敢于反抗、充满斗争精神,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C.《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沙僧骗了回去。
D.《西游记》中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其中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大闹五台山等故事曲折有趣,引人入胜。“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一回体现出孙悟空桀骛不驯的性格。
5.
下列有关《西游记》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B.《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C.《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云:“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这段话中的“裙钗”指的是铁扇公主。
D.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2.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提示默写。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③______ ,决眦入归鸟。 (《望岳》杜甫)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    (《秋词》刘禹锡)
⑤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即将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⑦语文课上,大家以“水”字开始了飞花令比寒,要求每人写出一句带“水”字的古诗。
A同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同学:花自飘零水自流 D同学: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意为“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意为“即将与好友分别,难舍之情让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离开好友后我心里孤独茫然”。
C.“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述了“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的情景。
D.“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为“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C.《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D.两首诗词都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因得不到朝廷重用和信任的悲愤与愁苦。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继母益    至:周到,周全
B.出其力 一:一点儿
C.能过也 鲜:少
D.帝之 然:认为……对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吝故不及
A.皆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B.贫者自南海还,告富者 (《为学》)
C.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D.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小题3】下列句子,与“巩导之于欧阳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河中石兽》)
B.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小题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在父亲去世后,和继母一起照顾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B.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他的名声比王安石大。
C.曾巩引荐了王安石,但是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却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D.曾巩对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不在杨雄之下。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②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现代文阅读

森林——地球的“水泵”

①位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的大片蓊郁葱茂的热带森林,经常被人们喻为地球的“肺”。但它们不仅是“肺”,而且还是地球的“心脏”哩。

②科学家们很早以来就意识到森林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落到热带雨林中的降水,将近一半会通过树木蒸发到大气中去;而从海洋吹来的风把这些水汽散布到更广的地区,形成降水。在这幅图景中,森林的确扮演了地球之“肺”的角色。

③我们以前只听说过森林可以降低风速,但是现在有两位俄罗斯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森林还可以产生风,把水汽逐步输送到内陆地区。

④那么森林怎么产生风呢?我们知道,从海洋和沿海森林蒸发的水汽很快会凝结成小水滴。当水蒸气变为液体时,体积会大幅度缩小,这就使得当地的气压急剧下降。而因为森林对阳光的吸收率比海洋大,所以森林比海洋的蒸发强度要大。这样,一旦水汽凝结,沿海地区森林上空的气压要比海洋上空的低,结果,海洋上空的潮湿空气就会朝森林地区流动形成风。可是风一旦形成就有惯性,从而把水汽输送到更远的内陆地区。这个过程就好比用一个水泵把水从海洋不断抽送到内陆地区。

⑤在这幅新的图景中,森林不仅起到地球“肺”的作用,还扮演着“水泵”或者“心脏”的角色。于是气象学家称森林为“生物泵”。

⑥在传统的气象学模型中,大气流动的唯一驱动力是大气温差,没有人考虑过随着水蒸气凝结而来的气压下降会导致风的形成,也解释不了内陆地区是如何保有湿润气候的。

⑦而新理论可以为这些现象提供答案。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是大片森林在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世界环保组织一直以来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日益减少忧心忡忡。曾经有人警告说,如果整个地球的气温上升4摄氏度,地球上85%的森林将遭受灭顶之灾。而如果按照目前这个理论,那么亚马孙热带雨林也许将消失得更快。因为水汽的输送对森林的变化极为敏感,只要亚马孙河下游地区的热带雨林被砍伐,那么亚马孙河流域中部地区降水就减少__%,而降水的急剧减少又会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死亡。同样的情况在其他森林地区也会发生,比如非洲中部。

⑧这个理论还暗示,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澳大利亚历史上一度覆盖着大片的森林,如今大部分是沙漠。这可能是澳洲的土著居民破坏了沿海的森林,“关闭”了生物泵,从而使整个大陆由湿润转为干旱。

⑨两位学者还指出,美国直到近代还覆盖着大片森林,但如今随着沿海一带森林的消失,中部地区将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⑩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带给我们的也不完全是坏消息。如果天然森林能够产生降水,人造森林也将一样可以,那么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重建生物泵,就能把雨水召回来。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绿化沙漠。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确扮演了地球之“肺”的角色。
B.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很严重,如果沿海一带森林消失,中部地区将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C.在传统的气象学模型中,大气流动的唯一驱动力是大气温差,而不是随着水蒸气凝结而来的气压下降会导致风的形成。
D.我们通过人造森林产生降水,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来绿化沙漠。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按照逻辑顺序首先介绍了森林是地球的生物泵,然后具体讲述了森林如何充当水的搬运工,最后讲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B.选文第①段运用比喻,把热带森林比作“肺”和“心脏”,生动形象地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森林的重要作用的介绍。
C.选文第④段运用设问的形式,突出强调了森林产生风的特点。
D.选文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表示推测,说明澳洲的土著居民破坏了沿海的森林导致澳大利亚如今大部分是沙漠的观点只是一种推测,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小题3】下列关于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水汽的输送对森林的变化极为敏感,只要亚马孙河下游地区的热带雨林被砍伐,那么亚马孙河流域中部地区降水就减少95%,而降水的急剧减少又会造成森林的大面积死亡。
A.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写出了森林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特点。
B.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写出了森林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特点。
C.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又突出了森林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特点。
D.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森林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特点。
10.
现代文阅读

擦鞋的女人

①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

②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

③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

④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

⑤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

⑥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

⑦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

⑧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

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

⑩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

⑾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

⑿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

⒀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

⒁一个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

⒂后来,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

⒃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

⒄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

⒅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

⒆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本文写了“擦鞋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
【小题3】擦鞋女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你对⑲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初三某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班里要组织一场“网上阅读利弊谈”辩论赛。下边是双方辩词,请依据辩词内容,分别补写完成“因此”后的总结句。
正方辩词: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方便快捷,提高了阅读效能,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难以学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A____________。
反方辩词: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到的信息内容庞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而我们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健全,容易受到不利影响。况且,长期在网上阅读还容易伤害眼睛。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B______。
【小题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2.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题目:再小的帆,也要起航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感觉;在生活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经历。在疼痛中,我们成熟、成长。正视疼痛,疼痛也美丽。

以“疼痛”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